“大姐,麻煩來一份。”吳奪接著對木桌后的老板娘笑道。這個攤子是一對看著三十多歲的男女在忙乎,應該是夫妻檔。老公負責炸臭豆腐,老婆負責裝盒、澆辣醬、收錢。
“稍等,馬上出鍋!”老板娘點點頭,“能吃辣吧,我家秘制辣醬挺辣,不能吃就少放點兒。”
“能吃,正常放就行。”吳奪說著,如同等待無聊一樣順手拿起了這個蓋子翻看起來。
入手感覺胎體輕薄,邊緣的薄釉微微呈醬黃色,黑釉卻又色如黑漆,且有肥潤之感。
此時,吳大志微微側了側頭,看了看罐子下部胎釉結合的部分,這罐子可不能拿起來翻底,只能這么看了。大約兩厘米高的圈足沒有施釉,胎質很白,而且看著有些“軟”。
這里說的“軟”,不是指硬度,而是一種視覺上的柔和度。畢竟是高溫燒成的胎骨嘛。
吳奪放下了蓋子,又摸了摸罐子,“大姐,您家這辣醬是自己秘制的啊?”
“嗯,加了不少作料呢,而且熬制時間也長。”
吳奪點頭,手卻沒離開罐子,又微微扭頭,“爺爺,要不您也來一盒吧?”
“我說了不吃這玩意兒,你吃你的。”吳大志應道。
臭豆腐裝盒了,吳奪才撤了手,付款之后也沒走,就往攤子邊上挪了幾步,直接吃了起來。
吳大志隨后也走到了吳奪跟前,微微搖頭,“不是。”
“您的意思,不是最好的,還是都不是?”吳奪一邊吃,一邊含糊而低聲地問道。
這個黑罐子,從造型到胎釉,基本都符合定窯黑釉器的特征,也就是所謂的“黑定”。
定窯所產瓷器,以白瓷為主,“黑定”“紅定”“紫定”相對都比較少。
同時,品質最高的“黑定”,出自北宋時期,足以堪稱黑釉瓷器皇冠上的明珠。
北宋的“黑定”,又少又好,那自然就很珍貴。
定窯,創燒于唐代,盛于宋代,終于元代。其中宋代自是分北宋和南宋;南宋時期,北方是金朝統治,定窯瓷器的質量,那肯定是比不了北宋時期的,特別是“黑定”。
所以,吳奪才問吳大志說“不是”的具體意思。
不是最好的,那就是不是北宋的“黑定”;都不是,那就直接不是定窯所產“黑定”。
“最好的肯定不是,其他的也不像。”吳大志說著,捂了捂鼻子,“這味兒我實在有點兒受不了。”
吳奪點了點頭,“那您先到別處逛著,我看看能不能‘吃’下它。”
吳奪說吃的時候,加了個重音,一語雙關。
吳大志微微皺眉,“真有意思?”
“我覺得有,回頭細說?”
“行,你自己看著辦吧。”吳大志說著,便先離開了臭豆腐攤子附近。
吳奪吃完了一盒臭豆腐,又來到攤子前,“大姐,您家的辣醬,確實好吃啊!能單獨買點兒辣醬嗎?”
“行啊。不過現在不行,我不能賣著臭豆腐辣醬沒了!”老板娘看了看還沒炸的臭豆腐,“要不你午飯后再來,到時候估計臭豆腐就賣完了,剩多少辣醬都勻給你。”
吳奪想了想,這時候攤子前人多,確實也不方便說話,既然她這么說了,那就午飯后再來。
到時候沒旁人,單獨交流,直接說看黑罐子漂亮想買,也未嘗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