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州窯大致創燒于晚唐五代時期,北宋有所發展,南宋最為興盛,元末衰落了。
而黑釉木葉盞,是吉州窯的一大特色產品。
這個樹葉紋飾,之所以這么生動,是因為并非畫上去或者刻上去的,而是用真正的天然樹葉做的。
樹葉需得精選,葉脈清晰葉形好,先用水浸泡,加工處理去掉葉肉,主要采用葉莖和葉脈,然后蘸釉貼在已經上了黑釉的盞心,就此燒制而成。
黑釉黃葉,非常耐看,越看越有味道。
南宋時期,是吉州窯發展的高峰,房衛國問能不能到宋,其實就是問是不是南宋的。
“我再看看。”吳奪應道。
吳奪又“看”了一會兒,放下之后眉頭微皺,“房哥,這吉州窯木葉盞,確實能到南宋,而且你這件是全品啊。”
房衛國點點頭,“嗯,那就是一兩百萬的東西。”
“不過——”
“不過什么?”
吳奪再次看了看周圍,然后湊近房衛國進一步壓低聲音,“這是一件鬼貨,而且出土時間不長。”
出土不久并不是吳奪“聽”到的,而是專業考古人士寧霜老師曾經一對一講授過的;而且這只木葉盞,種種特征很明顯,不難活學活用。
房衛國一點兒都沒有表現出驚訝,“我知道。”
“你知道?”
“如果你能篤定就是南宋之物,那么我就知道是盜墓出來的東西。”
吳奪一下子明白了,“你這次來鷺島,就是為了這事兒吧?”
房衛國笑了笑,“盜墓肯定不是在這里。別的你也甭問了,對你沒好處,再說我也有職業操守。”
吳奪心道,看來,鷺島是有一批鬼貨在銷售啊!房衛國都已經買了一件,說明和賣家已經深入接觸過了。
“房哥,我不問你的工作動向。我就想知道,這木葉盞,是你自掏腰包,還是能報銷,還是等警方結案再退贓款?”
“哎?你這關注點挺有意思。”房衛國一邊笑一邊將木葉盞小心原樣收起,“這個怎么說呢,靈活機動吧,但報銷是不可能的,這種操作,根本就不符合采訪規定。”
收起木葉盞,房衛國又從背包里拿出一個信封,“這木葉盞好說,我自己也有個數,找你主要是為了斷代上雙保險。我找你的重點,主要是這東西,你得幫忙好好看看。”
吳奪看了看信封,“什么東西這么薄?”
“不是東西,是照片,東西看不到。”
吳奪暗自苦笑,心說老房同志,那我可能就幫不上了你了!
“房哥,你直接給我看電子版多好?”
“我還沒來得及掃描呢,中午剛弄到手。”
“好吧。”吳奪這時候也不能不看了,接過信封,抽出了一沓照片,一共十幾張。
房衛國則稍微往外坐了坐,觀察著周圍。
“哦豁?”吳奪一張張看過照片,“啥姿勢都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