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大圣卻道,“陳處,古老,他少,還是先看他的吧。”
這話有點兒刺耳,不過吳奪也不計較,淡然一笑,“我服從領導安排。”
最后,還是由古長河先“鑒定”吳奪帶來的兩孔玉刀。
陳俊生的眼力其實也不弱,一看到吳奪拿出來的兩孔玉刀,雖然沒說話,但是微微頷首。
古長河上手之后,細看了一遍,“小吳,這是開門的東西,但是從灰白沁和泥殼上來看,好像剛出土不久。”
“對的古老,我是在天宮大集上收來的,攤主說是地里挖出來的,好像是打井。”吳奪應道。
此時陳俊生搖頭,“現在很多老百姓,文物法律意識還是很低,以為挖出東西來悄悄收著悄悄賣了就沒事兒了!下一步,省局將會聯合公安等部門,加大查處力度!”
說著,還有意無意地看了崔大圣一眼。
“這東西雖然玉質一般,但是工藝精良,開孔和磨刃都很典型,文物價值很高,完全可以參展!”古長河的關注度卻始終在東西上。
“小吳同志,你當時花了多少錢收的啊?”陳俊生接著問道。
“陳處長,也不多,一萬左右吧。既然捐贈了,那就不去想了,只要能為文物事業盡一份綿薄之力。”吳奪當時是花了八千,本來還能再砍點兒,但老財主擋了擋就收了,而后又建議他捐贈。
“說得好!年輕人不僅有眼力,還有情懷,不容易啊,我代表東山省文物部門感謝你!”陳俊生說著,又和吳奪握了握手。
“陳處長過獎了。”吳奪知道,陳俊生是做給崔大圣看的。
別看吳奪一件,崔大圣五件。但是吳奪只買了一件,就“全部”捐贈。崔大圣的龍山文化玉器數量相對很多,而且不少東西的來路怕是有問題;這次雖然捐贈五件,但對陳俊生來說,只是差強人意。
吳奪這時候不能多說,轉而收尾:“陳處長,那我待會兒就去樓下接收處登記了。”
“好,我給他們打個招呼。”陳俊生說罷就拿起了手機。
等陳俊生打完電話,常松笑著說道,“我們還是看看崔老師的重器,跟著學習一下吧。”
陳俊生點點頭,看向崔大圣,“老崔啊,不介意吧?”
“陳處說哪里話?您都發話了,我必須照辦啊!而且,這次是把我最好的東西拿出來捐贈,也值得看看。”
崔大圣將一個長方形扁木盒擺在了沙發前的茶幾上。
這個木盒很新,一看就是剛做成不久,估計就是崔大圣為了這次捐贈特地做的。看著挺精美,噴了紫漆、燙了金花裝飾,但這樣一來,就不可能是什么好木料。
吳奪聽常松說過,這次玉器展之前會搞個捐贈儀式,料想崔大圣將會是儀式上的代表人物之一,這個盒子就是充門面的。
打開盒子之后,一排五件玉器,裝在盒內的五個塑形卡槽里。
常松說的沒錯,一件玉人,一件玉鸮,一件玉錛,一件玉環,一件玉璇璣。
古長河先行鑒定,眾人圍觀。
古長河先是拿起了一件玉錛。
錛,簡單來說就是平斧頭。這件玉錛呈灰褐色,扁平長方形,平頂凸刃,刃頂幾乎同寬。這只是大致的形狀,工藝不怎么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