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常松點點頭。
吳奪來到接收處,說明了情況,因為陳俊生打過招呼,工作人員非常熱情。
吳奪登記了該登記的內容,拿了接收單,工作人員介紹:“回頭會通知你,拿著接收單到省博來領捐贈證書。領捐贈證書的時候,會發捐贈儀式邀請函,附贈玉器展的門票。捐贈儀式和玉器展也都是在省博······”
吳奪聽完了工作人員的相關介紹,道謝后便離開了省博。
東山省博如今是新館,建筑氣派面積大,不過距離市區比以前的老館遠了,而且這里不好打車。好在地鐵有省博站,吳奪今天本來也沒啥事兒,便就慢悠悠走進了地鐵站,上了地鐵。
要說有車的方便,這時候確實能體現出來,不過吳奪寧可麻煩點兒,也實在不想買車。
因為他對車無感,特別是不喜歡開車。或者,等達到“錢途無量”了,買車聘司機一就了。
人不多也不少,座位是沒空著的了,站著的人也不擁擠。
吳奪選了個靠門不遠的地方站定了。
“小伙子,能幫個忙么?”
開車后不久,耳邊突然想起一個蒼老的聲音。
吳奪扭頭一看,是個老大爺,滿頭白發,皺紋密布,穿得干凈樸素,只是眼神有些過于“靈活”了。
吳奪之前在琢磨事兒呢,反正剛上車的時候沒注意到這位老大爺,“您是問我么?”
“對啊。”老大爺抬了抬手里的一個看著挺老舊的棕色皮包,“我心臟不好,想吃顆藥,你能幫我拎一拎包嗎?”
吳奪下意識地往后撤了一步,四下看了看,確實他最年輕——找人幫忙是得找個身強力壯的。
不過,這皮包不小,而且看著鼓鼓囊囊的。
“大爺,您這包里裝的什么啊?”
“祖傳的古董,剛從省博鑒定回來,要是一般東西,我就放地上了。”
吳奪一聽更不想接了。
不是他不想當好人,只是不想惹麻煩。
而且,不怕老人變壞了,就怕壞人變老了。
“大爺,我來吧!”這時候,從吳奪一側上來一個身材魁梧的大姐,一身牛仔裝,短發圓臉,接著就沖老大爺伸出了手。
“謝謝,謝謝。”老人將皮包遞給了魁梧大姐。
兩人交接的過程中,沒出什么岔子。
老大爺從懷里掏出藥瓶開始吃藥,魁梧大姐拎著提包看了一眼吳奪,自言自語道,“都怕碰瓷的,都不想當好人,那這個社會就完了!”
吳奪淡然一笑,不以為意。這事兒怎么說呢?貌似還是有點兒問題,小心為上。
要是老人真的著急吃藥,貼車廂把包放在地上,用腿腳護住,一樣吃。
就算包里是古董,但包是皮的,而且鼓起來的輪廓是方的,里頭應該還有盒子,盒子也有保護作用。
萬一真是碰瓷的,而且是個老人,還說心臟不好,那可就麻煩透了。
“碰瓷”這個詞兒,其實出現的時間并不長,大致也就是清末,原本是京城古玩行的行話,專指借用瓷器訛詐,因為瓷器易碎,又貴。
比如攤主或店主在瓷器上做了手腳,只要客人一拿,準斷準碎;再就是把瓷器擺在不容易注意的位置,一不小心就碰到了;還有是故意拿著瓷器在擁擠的街上尋找能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