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怎么感覺你像在演講啊?”
“這是真的。因為最好的結果就是歸屬國家,普及展覽,惠澤國人。對我來說,尋找的過程,其實收獲更大!”
“我好像相信你了。”寧霜莞爾一笑。
“你不信我信誰啊,相信自己的眼光。”吳奪轉而又道,“你說去往青都市的有點兒收獲,我也琢磨過,青都市或者說東山省如果有鼎,很可能就是青州鼎······”
寧霜點頭,“推理的可以啊!不過,這兩者本來就有地理上的對應。”
“那你再透露點兒別的唄。”
寧霜想了想,“工作內容,是必須要保密的。你知道的東西,可以告訴我;但是我工作上的事情,卻不能告訴你啊!”
吳奪也想了想,“這么著,你不說工作內容,就說收集到的史料,包括正史野史筆記啥的,肯定也比我多,這個可以說吧?”
“這個算是擦邊球,因為有些史料不對外,民間看不到的。”
“不對外那也不是保密,文物部門很多人都可以參閱吧?資料性的東西,又不是實際工作內容。”
“好吧。我相信你有分寸。”寧霜終于點了點頭,“那就先從青州鼎開始,你既然收集過史料,肯定知道一個說法,周顯王時期,秦國曾派兵搶奪九鼎,周顯王借齊國之兵擊退秦兵,但是九鼎就此沉于齊國的泗水,消失不見。”
“嗯,這個很多人都知道。”
“有的史料里對這一段,還有一個說法,那就是齊國在和秦兵交戰之時,和周顯王談了條件!最終,取走了和齊地對應的青州鼎!”
“我去!”吳奪一聽,“也就是說,雖然秦兵搶鼎不成,但是周顯王卻只保留住了八鼎?”
寧霜點點頭,“不過,這只是某野史的一個說法而已,并沒有任何考證和依據。”
“有個說法就比沒有強啊,那這只青州鼎呢?”
“后面的說法就一樣了,淪沒于泗水,就此沒了蹤影。”
吳奪心道,當年吳鏑和老財主,就應該是這個路子,聚龍河所在之處是古泗水的支流,算是有的放矢。
而寧霜說去往青都市的小組有點兒收獲,但也不怎么有用,那也正常。
因為吳鏑和老財主聯手,絕對不會比這個小組實力弱!
“還有么?”
“那就再說一個吧。”寧霜抿了抿嘴,“這又涉及到另外一個說法,說是秦昭襄王滅掉東周之后,就此得到九鼎,隨后便將九鼎遷往秦地,但是就在這個過程中或者遷到秦地之后,九鼎卻不見了。”
吳奪接口,“要是青州鼎此時已經沉沒于泗水,那就只剩八鼎了!”
“一個說法是一個說法的邏輯,你不能兩個套著用啊!”寧霜解釋,“我之所以能告訴你,也因為都是無從考證的野史。”
“好吧,那你接著說。”
“有一個野史說法是,就在秦兵護送九鼎從周王室到秦國的途中,被人劫走了!”
“我去!這劇情好像有點兒狗血啊!”
“歷史上的狗血劇情還少么?”寧霜繼續說道,“劫走九鼎的,是一個‘小團隊’,都是奇人異士;這些人呢,也都是周王室的死忠粉,認為周王室才是天下正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