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關于這兩張圖,還有什么介紹?”
“倒是還有一句話:四陰無盡,五陽長生,陰陽八方,九鼎于宮!這跟沒說也沒什么區別,不過就是玄化了這兩張羊皮圖而已。”
“你看的野史,是什么時期的?”吳奪追問。
“其實嚴格來說連野史也算不上,算是東晉時期的一本志異,手抄本,有一篇叫做《禹鼎記》。不過,這本志異已經殘缺不全了,連書名都不知道了;其中的內容,除了《禹鼎記》,還有幾篇都是什么山精水怪、妖法邪術什么的。”
“《禹鼎記》是全的么?”
“也不全,看到的,我都給你說了,因為當時要參與這個任務,所以我看得很細。”
“書在那里?”
“國家歷史考古資料館。”寧霜接口道,“這是孤本,只能內部人員進去參閱,不能帶出。再加上這樣的內容,所以是不能對外的。”
“沒準兒越邪乎的東西,它就越真啊!”吳奪長嘆一聲。
之前,老財主告訴過他,吳鏑曾經得到一張古圖!
這張古圖,就是繪在一張羊皮上。古圖的內容可以分成上下兩部分,下半部分以朱砂簡畫九鼎,分置九宮方位;而上半部分,則以墨點示意星象,乃是二十八星宿。
同時,還有八字小篆:四陰無盡,五陽長生!
關于這張羊皮圖的年份,老財主的說法和寧霜說的《禹鼎記》也能對得上。
老財主說他和吳鏑曾經參詳過,這張古圖大致能判定是從秦朝到晉朝之間的。而《禹鼎記》上說的,則是東漢時期制成此圖。
雖然吳鏑銷聲匿跡之后,此圖跟著不見了,但是老財主已經看過此圖,所以記得很清楚。
怪不得老財主沒有推出更多的信息,勉為其難只是大致推出一只青州鼎的方位!
原來得兩張圖一起參研才行!
很顯然,吳鏑手里的,只是天象圖!
還有一張地理圖,不知所蹤。
根據寧霜說的十六個字“四陰無盡,五陽長生,陰陽八方,九鼎于宮”,天象圖上又有八個字“四陰無盡,五陽長生”;那么,地理圖上估計就是另外八個字“陰陽八方,九鼎于宮”。
······
見吳奪好似陷入沉思,寧霜連忙提高聲音,“你可別走火入魔了啊!野史上的東西,哪能作為依據?這樣也能找到九鼎,我們早就成功了!”
“我沒事兒,就是有些感慨。”吳奪回神。
“你聽好了哈,別瞎折騰!”
“你放心,這也不是我自己能干的事兒啊!”
其實,吳奪剛才是強力壓住了沖動。他很想把真有人得到了九鼎“天象圖”的事兒,告訴寧霜。
但是,這不是他自己的事兒。牽扯到了老財主不說,更重要的是,真正持有天象圖的,是不知所蹤的吳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