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毛不由看了看光頭,又看了看身邊的大眼。
“你不是拿不準么?又不是偷來的,多一個人看看,沒啥。我看哪,這小兄弟面善!”光頭男點頭。
“就是,這也是緣分,沒想到小兄弟如此年輕,還是同道中人!”大眼也說道。
卷毛稍加猶豫,“行,既然這樣,小兄弟你也給幫著掌掌眼。”
這種事兒,其實不應該瞎摻和;而且他們三個說起自己的撿漏事跡,也有吹牛皮的感覺。
但是,吳奪看到卷毛手上的盒子了。
這盒子,是個剔紅圓盒。
雖然不大,直徑也就七八厘米,高度也就三四厘米;但是,看這個剔紅圓盒的包漿,非常熟潤;而且遠看就能感覺到雕工的利索勁兒。
所謂剔紅,指的是漆器的一種工藝。既然是剔紅,那就是紅漆。
至于這個“剔”,那就是工藝了。
只要是帶著“剔”的漆器,不管是剔紅還是剔黑,都是工藝最復雜、表現力最豐富的。
首先要在胎上反復地涂抹紅漆,這個“反復”的意思是,少則幾十遍,多則一兩百遍!
涂完之后,開始“剔”,也就是雕刻。
漆器雕刻和別的雕刻不一樣,刀感很重要,而且要在油漆將干未干之時下刀。因為不夠干的話,太黏;干透了的話,太脆。太黏難以雕成形,太脆容易雕崩了。
吳奪從這件剔紅圓盒的包漿上看,感覺至少也能到清中期以前。
隨后,卷毛打開了小桌板,將剔紅圓盒放在了上面,拿下了盒蓋放到一邊。
這是個天地蓋的盒子,開盒很方便。
打開盒子之后,盒子里還有個小的藍色絨布袋,依然不知道袋里裝著什么。
但吳奪看到了盒里面,不是紅漆,而是黑漆。這也是常見的剔紅漆器的髹漆方式,外紅內黑。
同時,盒蓋放到一邊,吳奪也看到了盒蓋上的剔紅圖案,是石榴花。
石榴花本身就是艷紅之色,尤其適合在剔紅漆器上表現。而且石榴有“百子”的美好寓意。
這種石榴花紋飾,在明代的剔紅漆器中更為常見,吳奪的心頭,不由又多了一些期待。
“那就煩請各位給掌掌眼。”卷毛從絨布袋子里拿出了東西。
雖然嘴里說著“各位”,但是卷毛拿東西的手,卻是往光頭和大眼的方向湊,而且三人身子一圍,吳奪就被“排斥”在外了。
【看書領現金】關注vx公.眾號【書友大本營】,看書還可領現金!
不過吳奪也能看到,他手里拿的,是一方印章。
這方印章比較細長,方章,章頭隨型;底邊直徑也就兩厘米左右,高度卻有六七厘米。
這方印章上,竟也帶著不少紅艷的顏色。紅色有點兒像條塊狀的,但又有些“蓬松”,邊緣還有少許的星星點點。底子,則是有白有黑,看著層次還挺豐富。
雞血石?
吳奪心下暗道,怪不得卷毛有點兒小心。就從他們三個的對話來說,一開始可能卷毛都沒提起這東西,后來才引出來的。
這方印章,有可能是他剛收來的,而且應該是拿不太準。否則也不會最終還是拿了出來,想讓光頭和大眼給掌掌眼。
如果這是真正的雞血石,那么這種“雞血”分布是有名頭的,叫做“浮云血”,就和天上的浮云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