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圖片上,沒啥參照物,也沒標注尺寸,不過看起來感覺應該不小。
“不小,半米多高呢!”常松介紹,“這就是我拍的。”
“你拍的?東西呢?”
“東西在我家里呢。”
“你還不如裝個盒帶過來呢。”吳奪又問,“怎么來的?”
“這是年前我爸的沙場里挖出來的。當時一起挖出來的,還有些別的,也有瓶瓶罐罐什么的,不過,就這件東西算是最完整。”
“沙場?不會是古時候的沉船吧?”
“有可能,但是沒發現什么沉船的殘件。”
吳奪點點頭,“要是木船,估計可能爛掉了。”
“不光這一張,你再詳細看看。”常松又點了點手機屏幕。
照片倒是拍得挺全,各個角度各個部位都有。
吳奪詳細看了看,大致也有了點兒譜,“我說,這好像是宋三彩!”
“宋三彩?”常松微微一怔,“北方好像很少見啊!”
有唐三彩,也有宋三彩,甚至明代也有三彩陶器。
不過,三彩陶器在宋代之后,就不怎么流行了,因為瓷器制造已經很發達了。
瓷器和陶器有著明顯的區別,而且瓷器的優點顯然多于陶器。不過,陶器的成本低,可塑性也更強一些。
“北方是不多,宋代的時候,主要是川省產出大量的三彩陶器。”這一點,吳奪是看過資料的。
唐末、五代十國、宋遼金時期,北方的戰事多,老百姓生活不怎么安穩。但是川省卻相對安逸。川省的宋三彩,其實算是從唐三彩繼承下來的。
唐三彩主要是冥器,而宋三彩,除了冥器,還有大量的日用器。
同時,雖然川省是最大的宋三彩產出地,但其他地區也不是沒有;北方的話,河南和山東也曾有過窯址。
常松點點頭,“要是宋三彩的話,起碼年份到位了啊!就是不知道這種造型是干什么用的,值不值錢。”
吳奪看了看常松,“我看,怕是值不了多少錢。”
“我說,你也別這么快下結論哪!我記得有個三彩枕,應該也是宋代的,拍了大幾十萬呢!”常松想了想,“對,好像是什么孩兒荷葉枕!”
“孩兒荷葉枕是名品,那能一樣么?而且孩兒荷葉枕是北宋早期的。”吳奪應道。
北宋早期的孩兒荷葉枕,一般是孩兒仰臥在蓮座上,然后用手托著荷葉,就此形成枕面,實用性和藝術性都很強,工藝難度也高。
常松皺了皺眉,忽而反應過來,“我說,這衣冠禽獸陶俑,不會是冥器吧?”
這種獸首人身的造型,在民間藝術中其實不少見,若是其他材質,不一定是冥器。但是,三彩陶器的這種造型,是冥器的可能性就很大了,有點兒鎮墓或者陰間守衛的意思了。
“對,我看就像是冥器。”吳奪接著說道,“而且,我說不值錢不光因為這個,你看,脫釉還比較嚴重。”
“嗐,從河沙里頭撈上來的,品相是好不了。”常松泄氣了,“得,沒啥期待感了。”
“你既然這么說了,那我就不用跟著你跑一趟了?”
常松干笑兩聲,“要不,你還是跑一趟看看吧,看圖片總是不那么保險。”
“對了。”吳奪又問,“你說除了這件獸頭人身陶俑,還有別的東西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