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魯班和他的“氏”一樣,公輸。
但是魯班不認輸。
魯班:我知道怎么贏你,但我不說。
墨子:我知道你想怎么贏我,我也不說。
楚王:你倆說什么呢?當我弱智呢?
墨子:大王,魯班的意思是,只要殺了我,宋國無人主持守城,不就完犢子了嘛!但是,他不知道,我早就安排好了,我有個大弟子叫禽滑厘,已經帶著墨門中人和墨門工具助力守城,我死了,魯班一樣贏不了!
最后,楚王放棄了攻打宋國的計劃。
······
三人都想到這次巔峰對決,不白想,因為轉而又想到了墨子!
這會不會是墨子墓?
吳奪又點了一支煙,“對!魯班造木鳶,也叫木鵲啊!好像墨子也造過!”
吳奪說著,便拿起手機,開始搜索,果然,在《墨子·魯問》中有這么一段。
還是魯班和墨子。魯班用竹子造了木鵲,在天上飛了三天,自認為已經巧奪天工,墨子卻對魯班說,我以前也用木頭造過木鵲,也能飛三天。
這可是春秋戰國時期,要是真的,真有“黑科技”的感覺了。若還能載人的話,兩千多年后的萊特兄弟就太out了。
三人沒空兒琢磨這個,吳奪一說,他們便覺得墨子的可能性確實比魯班大多了。
墨子是宋國人,葬在“宋之社”附近,比較符合邏輯。而且墨子這樣的傳奇科技大師,墓葬奇特一點兒,那也不是沒可能。
墨子之墓,也是一直沒什么線索。若是山丘之中的墓葬真是墨子墓,進一步考證,說不定還能消弭墨子是哪國人的爭議。
墨子墓葬,很可能機關重重,將九鼎之中最重要的豫州鼎藏于墨子墓中,也算一種穩妥。
若是如此,那這一幫藏鼎的奇人異士,確實夠厲害的,不僅能破解墨子墓葬的機關,而且還能進去出來又恢復如初!
這些暫時也不是考慮的重點,三人很快又把注意力集中到“甕”上。
墨子和甕會有什么關系?
感謝這個偉大的信息時代,吳奪拿著手機,一通搜索之后,還真給揪出來了。
出自《墨子·備穴》。
墨子研究過聲音傳導,發明了一種“置罌法”,用來防備敵人的“穴攻”。穴攻就是挖地道攻擊。
他把大罌埋在地下,罌口繃上牛皮,安排人趴在罌上監聽,能判斷敵人挖地道的位置和進度。
這個“罌”,口小肚子大,外型和甕差不多。
吳奪苦笑,“這不就是地道戰里小鬼子的辦法么?特么的墨子兩千多年前發明的辦法,小鬼子還給用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