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小吳,辛苦你,注意安全。”陳濟世開了口,他也沒太多啰嗦。實際上,陳濟世不知道吳奪不懂墓葬和風水,他還以為吳奪既然是吳大志的孫子,那么這方面的手段自然了得。
吳奪換上了潛水服,腰間固定了繩索。打水的井架上的滑輪正好能派上用場。
小藍主要控制,陳濟世在一旁協助,吳大志則伏在井口邊,隨時保持觀察,及時和吳奪交流。
吳奪的腰間的工具帶上,轉唄很齊全,有刀具,有防水手電,防水對講機,等等。
下落是很順利的,小藍緩緩放繩,吳奪貼著井壁,下到臨近水面一尺處,吳奪閃了幾下手電,上頭便停了。
吳奪下去之前,是穿好了潛水服戴好了潛水鏡的,只是暫時沒上呼吸嘴。
井水表面,還有小串的氣泡不停冒出,這處溫泉,看來泉眼不多也不大。
吳奪調整身形,慢慢一手撐著井壁,一手拿著手電,將頭貼近水面,轉著圈先觀察了一番,水中并沒有明顯流動的跡象。
看起來,井水流入另一個空間的情況,已經基本停止了。
從井壁的濕水線來看,大概下落了五米多。
水質很好,很清澈,但是用手電照射水面,看得不深,至少水面下大約一米左右的深度,井壁上沒發現什么孔洞。
吳奪決定潛下去看看。
于是,手電筒又閃了幾下,吳奪對著對講機說道:“再放五米!”
吊索下落。
吳奪落到了井水中,他先是踩水露出半個身子,等到繩索積累了足夠的長度,吳奪又對著對講機喊了聲“停”。
隨后,吳奪戴上了連接氧氣瓶的呼吸嘴,沉入了水中。
結果下沉四米左右,吳奪就發現了一處很大的“口子”。
這“口子”在井壁上是一個不規則的月牙形。若按井壁的一周來算,“月牙”大概占據了四分之一。
井的直徑有兩米多,那么一周就六米多,這個“月牙”的長度在一米半以上。
“月牙”不規則,中間高,兩頭低,最高的地方有半米多,逐漸往兩側降低,直到最后“收角”。
吳奪用手電往里頭照了照,“對面”也都是水,看不太清楚。不過,這“壁”的厚度應該有一米多,很厚。
井這邊是土層,另一半則像是石壁。
但也不是整塊大巖石,最起碼有碎裂的情況。
穿山甲名帶“穿山”,實際上穿不了山,也就是挖個土。不過這一只是“金甲”,或許能力強一點兒,加上石壁上可能出現了縫隙,讓它“鉆了空子”。
看這樣子,它之前穿的應該是這個“月牙”的中間部位,而后有碎石“脫落”,它又繼續挖土,挖到了井水。
這個位置在水面之下好幾米,井水在壓力之下沖過來,將原本一個不大的孔洞給沖成了“月牙”。
如今,井水和“對面”的積水,還有“水源供給”,三者已經形成了一種平衡,暫時穩定了。
這個“月牙”的中間部位,吳奪自忖鉆過去是沒問題的,既然下來了,不如就過去看看!
吳奪重新浮出水面,摘掉呼吸嘴,拿起對講機,“爺爺,下面有個洞,我看看能不能鉆進去看看!”
吳大志一聽,連忙拿著對講機說道,“要不要先上來討論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