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大志接口,“不好說。若是九個小球能夠再次取回,那這個機關還能重復利用,合上石門即可。但若取不回,估計就不行了。”
“這么說,也得做好看了就取走的準備。不然,石門大開,卻不取走,就怕出什么意外······”寧霜又道。
權浩然聽了,也不由點點頭,“這是個問題。”
“若想取走,我和爺爺就算工具齊全,也很難完成。畢竟是個大鼎,分量在那兒呢;想從井中運出,更是難上加難。還有陳爺爺這關······”吳奪嘆了口氣,“若是孤丘墓葬的出口通道沒有塌方,說不定還能想出什么辦法。”
“已經不能改變的事情就不要感慨了。”吳大志擺擺手,“依我看,等我們再次進去,必須要先開啟看看;若是石門能夠再次封閉,那可以先封閉一段時間;若是不能封閉,就得考慮先上報國家了。”
“吳爺爺,您是不是原本想的是,一一探明九鼎所在之處、確定九鼎都完好存在,再一并上報?”寧霜問道。
“對!”吳大志點頭,“我說過,我想完成這一件事情,完成畢生心愿,但卻不愿受別人指揮。”
吳大志頓了頓,“但是,若看了豫州鼎之后,石門不能封閉,心中總是不安。”
其實,現在孤丘墓葬原本的出口通道塌方,豫州鼎的“出口”,就只剩一處。這一處“出口”,即便到了井下,也有三重“關卡”。
一重是迷宮,一重是“靜言庸違象恭滔天”石門,一重是真正封閉豫州鼎的“九宮小球”石門。
若是見了豫州鼎,不能復原“九宮小球”石門機關,還有另外兩重“關卡”。
但是,少了一重,吳大志就覺得不安心。
寧霜想了想,“您的意思是,如果上報國家,只報豫州鼎一事,然后再去探其他八鼎?不,七鼎。”
“如果不能封閉石門,穩妥起見,怕是只能如此。”
寧霜看了看吳奪,“我同意爺爺的想法。若不能再次封閉石門,那最好先行取走。這里頭不僅僅是會不會被發現的問題,還有別的問題;比如,孤丘墓葬曾經進入過穿山甲這樣的動物,若是石門開著,豫州鼎總讓人不放心。”
“若石門能夠再次封閉,那么就讓豫州鼎暫時還存放在那里,等找到九鼎再說?”吳奪接口道。
寧霜點了點頭。
“最好如此。”吳大志也點了點頭,“還有一點雖然未必成真,但我也有點兒擔心。豫州鼎乃是九鼎之央,兩千余年來一直在此地安放;若是取出,卻不能在短時間內繼續取出其他八鼎,就怕其他八鼎的秘藏之處,因為豫州鼎的異動,出現什么變化!”
吳奪沉吟,“最好的順序是先取其他八鼎,最后取豫州鼎?”
“對。”
“但是青州鼎秘藏之處,需要八球以破機關!”
“秘藏豫州鼎的石門,如果能夠再度閉合,我們可以只留豫州鼎,先取走鼎中玉球!”吳大志微微一笑。
“嗯,甚至那九個小球也可以先取走。”
······
四人一直討論到凌晨一點才結束,但也沒有完全確定所有的細節。
好在這件事情其實并沒有迫在眉睫,因為明天還得探查其他六處“地理模型”。在這個過程中,吳大志須得明確方位,才能知道如何放置九個小球,開啟石門。
所以,明晚回來之后,他們還可以再合計合計。
第二天一早,吳奪和吳大志吃過早飯,小藍就開車來了。
他們和化肥再次前往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