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十二花神杯,是康熙五彩的經典代表。
若是康熙官窯一整套的真品,現在應該是以千萬論價的東西。
還別嫌貴,有錢也不一定買到。雖說華夏有好幾個博物館都能看到成套的,但是在民間市場,想收一整套十二只全品,屬實太難了。
關鍵就是一套十二只太多了,三百多年的輾轉,這一套里頭,丟上一兩只,碎上一兩只,那還不容易?
早在1996年,二十多年前,天津文物公司的春拍上,出現過一套五彩十二花神杯。
那時候錢可比現在金貴多了,當時這一套花神杯的估價只有幾萬塊;但是,上拍之后,居然引發了激烈的拼搶,最后的成交價,高達將近兩百萬!
而在數年前,又有一個大拍上出現了一整套康熙五彩十二花神杯,這一次,最后拍了兩千多萬。
所以,吳奪和何雙友一看是一整套五彩十二花神杯,第一感覺嘛······
這套杯子也沒落官窯款。當然,沒款兒的未必不是官窯,特別是康熙一朝,不落款的官窯器多了。
感覺是感覺,看還是要認真看的。
男子在吳奪和何雙友看的時候,說了一句話,“這套杯子,是我祖上傳下來的,傳承有序的康熙官窯。”
祖傳的,是古玩行里最容易聽到的一句話,也是最不能相信的一句話。
而且這個男子他說祖傳就祖傳吧,還很篤定地來了個“康熙官窯”。
不要說康熙官窯了,就是康熙民窯的一整套五彩十二花神杯,那也不便宜。
問題是現在得先看能不能到康熙。
男子倒是沒多說,就這一句。
聽了這一句,吳奪和何雙友只是禮貌性地點點頭,眼睛都沒從杯子上挪開。
他倆是一人六只,分頭看。
吳奪現在雖說在青銅器上還差點兒火候,但在瓷器上已是今非昔比;他先是很簡單地一只只看了一遍,主要是查看杯子的統一性。
這方面沒問題。
吳奪又拿起了一只杯子,開始細看。這只杯子是六月荷花。
越看越覺得沒問題······
從胎釉到彩料,從畫工到細節。康熙官窯的水準肯定是達到了啊!
吳奪此時才不由抬眼看了看男子,男子此時的目光卻在隨意掃視。
難不成他這么篤定,還真是傳承有序?
吳奪也沒再去多想,抓緊時間又聽了聽。替店里看東西收東西,還是得加最后一道保險。
結果,這確實是康熙官窯的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