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不像?”吳奪皺了皺眉,“這不是封神小說里的么?”
“還真是‘四不像’。”葛亮介紹,“墓穴主室中,有一副動物骨骼,和麋鹿的骨骼基本一致。”
吳大志此時插了一句,“墓葬風格呢?其他器物呢?”
“風格很特別,不是常規的墓葬結構。但是所用磚石,確實是西周早期的。其中還有大量青銅器,有幾件青銅器上有銘文,就是這些銘文上提到了姜子牙。”
葛亮繼續介紹道,“墓中沒有找到人的尸骨。同時,整個墓葬除了入地很深,并無機關設置。”
吳大志看了看葛亮,“原來傳說是真的?”
“吳爺爺,這里頭還有點兒爭議。”葛亮輕輕擺手,又詳細解釋道:
“銘文說得也不是很具體,只是提到了姜子牙。龐局認為就是單獨為姜子牙坐騎所建墓葬,但也有不少反對者。反對者認為,也有可能是當時這頭麋鹿被認定為神獸,同時伴有祥瑞之事,死后下葬能增國運,才有此舉。”
“提到姜子牙的銘文內容是什么?”吳大志問道。
“具體文字我記不準了,大體意思是說:姜子牙護佑周朝先王,使萬民太平,而神獸的出現,也順應了太平盛世。”葛亮道,“古文字言簡意賅,其實字數不多,也可以有不同理解。”
“這確實可以有不同理解。既可以理解為神獸是和姜子牙一起出現,也可以理解為神獸是出現在姜子牙死后的太平盛世。”吳奪接口。
“還有人提出,如果是姜子牙的坐騎,最起碼應該和姜子牙墓相鄰。但是周圍卻并沒有發現其他墓葬。”葛亮又道,“因為有爭議,所以才沒有公布。”
吳大志笑了笑,“姜子牙墓葬目前尚無定論,怕是生前就有交待,所以才很隱秘。至于坐騎下葬,卻有可能是他去世后的周王自作主張,單獨下葬也是正常。”
“吳爺爺,這么說,您也認為就是姜子牙坐騎墓葬?”
“這銘文是可以有不同理解,但如果是分開下葬,不正是一個并列關系么?”吳大志又問葛亮,“這墓葬之中,陪葬物品是不是還有玉器?”
“對,但不如青銅器多。”
“這里頭,是不是有黃玉做的鉞?”
“您怎么知道?”
“周武王九年,姬發想看看如果東征伐紂,諸侯是不是響應,出師之際,姜子牙手持黃鉞誓師。若是墓葬中有黃鉞,那也是一個旁證。”
“吳爺爺,您真是神了!”葛亮雙手一拍,“當時龐局也是這么說的,但還是有反對的,說玉鉞在商周時期,本來就是常見的陪葬品。”
吳大志擺擺手,“除非銘文上明確說明,就是為姜子牙坐騎單獨下葬,否則不可能達成一致意見的。這事兒,估計得擱置一段時間了。”
“嗯······”葛亮輕輕點了點頭。
吳大志又問,“這個姜子牙坐騎墓,你師爺有什么看法?”
“我也不知道啊,我平時根本見不著他的。姜子牙墓是去年夏天的事兒,特調局找上我,也是他推薦的,但我不知道他為什么推薦我。”
“推薦你,肯定是看好你。”吳大志說著,忽而微微皺眉,“你師爺這兩年身體怎么樣?你也不知道?”
“聽我師父說,還可以,就是閉關的次數多了些。”
“有些年沒見了······”吳大志就此放下了筷子起身,“我吃好了,去睡個午覺,下午還得參研,你們慢慢吃。”
“爺爺,您沒事兒吧?”吳奪跟著起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