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大志說完,羅宇澤嘿嘿一笑,還拍了下巴掌,“哎喲!您老不說我還不好意思提,吳奪現在不輕易給人看東西哩!”
“我什么時候沒給你看啊?”吳奪笑著接口。
“我是說不輕易看。”羅宇澤一邊打開行李箱,一邊又道,“這一趟來青都市,消息挺偶然,也挺有戲劇性,沒想到竟然真的收了東西。”
結果,羅宇澤打開箱子之后,大家都不由笑了笑。
因為本來看箱子的體積,還以為是個不小的件兒,結果里頭全是煙,得有二三十條。煙盒沒商標,白盒,倒是也封了塑膜。
羅宇澤先是順手拿出幾條,“青都卷煙廠弄的,大家留幾條嘗嘗。”
接著,才從箱內一側拿起了壓在幾條煙下的一個長條形的錦盒。
這是個書畫盒。
吳奪一看,“喲呵,你現在還敢自己收書畫了?”
“先看東西,回頭給你細說。”羅宇澤說著,就把書畫盒打開了。
這是個橫軸,寬度也就一尺多,拉開之后,長度也只有一米半左右。
這是裝裱后的長寬,畫心面積也就兩平尺左右,而且一端還加了題跋。
看裝裱和題跋,不怎么老,看著應該是清中期以后的。
不過,畫心的年份,不能根據裝裱和題跋判定,因為裝裱可能是后來重新裝裱,題跋也可能是后來加上一并裝裱起來了。
一看畫心,大家的目光都有變化。
他們都不算外行,雖然說不上精通書畫,但是東西看多了,好賴很容易分出來。
畫心之上,湖邊有山,山邊巨石嵯峨;湖邊亦有林,層林盡染紅;湖水波光粼粼,有一小舟飄在湖中。
除了湖水近似留白,其他的景物都是密密匝匝;這種對比,讓人感覺到一種很特別的味道;而且細品之后,氣象萬千。
如此小的尺幅之上,尤為難能。
“好一幅秋林湖石圖!”吳奪心頭暗嘆。
只是,這幅《秋林湖石圖》上,沒有任何款印,只有構成圖畫的筆墨色彩。
而接上的題跋,則是一幅對聯:
丹青入我眼
赤葉添湖光
題跋倒是有落款,但是落款是個號:半望齋主人。
落款下有鈐印一方,也是“半望齋”。
字體是行書,寫得中規中矩,有功底,可也沒什么太出彩的地方。
鈐印是陽文,刀工尚可,金石味道也可以,但也不像是名家之作。
吳奪先是仔細看了看,他沒聽說過“半望齋”這個堂號。
葛亮看到之后,就手拿起手機查了查,也沒查到;羅宇澤看他查,還跟了一句,“甭查了,我查了老半天也沒查到這個‘半望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