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肯定是確定了才說。不過,我的眼力有限,我確定了也不一定對啊。李局您最好再找人看看。”吳奪自然也不會把話說死。
“果然是高手啊!”李山拍了拍巴掌,“其實,這是我們特調局做的‘紀念金幣’,內部可以購買。我買了一枚,隨身佩戴把玩。”
吳奪:“······”
啥紀念啊?這不就是高仿嘛!內部買了一枚?看來高仿了不少啊!
不過他說隨身佩戴把玩,倒是可以理解。這東西穿個繩就能戴,把玩的手感也很好;二十多萬的價錢嘛,聽著不便宜,但是有的人隨身佩帶把玩的玉器,幾十萬上百萬的也都有。
李山見吳奪表情有異,“我拿著這樣的東西,用這樣的方法,見識一下你的眼力,別見怪啊!主要是你太年輕,我又聽到了很高的評價。”
“沒事兒。不過李局,你們特調局真是豪橫啊,這也能做······”吳奪話說一半,忽而看向李山,“李局,張獻忠寶藏,不會是你們······”
李山擺擺手,很認真地說道:
“首先,這個西王賞功金幣紀念版,我們是根據傳世品復制的······對了,穿口(錢幣的孔)的內側面,有肉眼不易察覺的編號。
其次,你所謂的‘張獻忠寶藏’,我們是一點兒都沒參與,前后三期的發掘,都是考古等其他部門來的。
第三,我得糾正你一個說法,最好不要叫‘張獻忠寶藏’,應該叫‘江口沉銀遺址’。”
吳奪笑了笑,“我還以為是特調局前期探查過呢。您也別見怪,見到‘西王賞功’,很容易想到‘江口沉銀’。”
李山口中的“江口沉銀”遺址,民間還是有不少人習慣稱之為“張獻忠寶藏”的。
“張獻忠寶藏”曾經傳言紛紛,不過如今已經基本浮出了水面。
1646年,張獻忠順著岷江南下轉移財物,遭遇明朝將領楊展的伏擊,結果是戰敗船沉。
沉船中的金銀財寶,數百年來傳說不斷。
有歌謠:石牛對石鼓,銀子萬萬五,有人識得破,買盡成都府。
不過這事兒呢,并沒有確鑿的史料記載,所以“江口沉銀”到底存不存在?如果存在,具體地點在哪里?到底沉了多少艘船、多少銀子、多少其他珍寶?這些都成了爭議性話題。
時間到了2005年,當地修建城市供水工程,于岷江河道中,挖出了多枚銀錠;經鑒定,確實是明代銀錠。
經過數年的考察研究,川省眉山的此處位置,在2010年被確定為“江口沉銀遺址”。
此后,“江口沉銀遺址”出現了大量的盜掘現象。
2015年,眉山警方抓獲了多個針對“江口沉銀遺址”的盜掘團伙,追回文物千余件。這里頭最為引人注目的,就是“虎鈕永昌大元帥金印”。
2017年元月,江口沉銀發掘項目正式啟動。截止2017年4月,發掘面積達到兩萬多平方米,出水各類文物三萬多件。
“江口沉銀”的傳說,由此正式被官方證實。
2018年元月,江口沉銀二期考古發掘開始。
此次發掘,又出水了一萬多件文物;最有名的成果,是明代的“蜀王金寶”。
2020年元月,第三期開始了,又發掘出了文物一萬余件。這里頭,包括金錠銀錠,金幣銀幣,金銀首飾,等等。
其中有一枚金印,方印龜鈕,印文“蜀世子寶”,塊頭很大,底邊邊長有十厘米,高度三厘米,而且含金量高達百分之九十五。
曾經的傳說,如今已經是實打實的考古項目。
聽了吳奪的話,李山接口道,“是啊,尤其是這幾年的發掘很受關注。三期考古發掘,每一次都有重大發現。數萬件文物啊!江口沉銀博物館,也已經開工了;到時候,你可以去參觀參觀嘛!”
“一定會去的。”吳奪順手遞給李山一支煙,“李局,若是九鼎能全須全尾的重見天日,怕也得建一個博物館吧?”
李山接了煙點上,抽了一口才緩緩說道:
“現在八字還沒一撇,肯定是沒有計劃。但,九鼎如果真的重見天日,我想肯定會建博物館的。不僅是九鼎博物館,還有封丘的地下迷宮,還有各地的秘藏之第,也都可能會被作為遺址加以發掘保護。”
李山說著,又看了看吳奪,“所以,我們都應該感到榮幸啊!”
“李局,這次的過程里頭,是不是還有很多道道?”
既然說到這里了,吳奪便又往深里問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