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酒店住了一晚,第二天早飯后,那輛中巴車又來接上了他們,前往莫高窟。
化肥這次沒有同去,它待在了吳奪的房間里,吳奪提前給它備好了吃的喝的。
去了它也不能進。而且吳奪也對它說了這事兒,它自己都搖頭。這“享受”了一次飛機托運,貌似要好好休息一下。
莫高窟作為佛教藝術寶庫,有“三最”: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內容最豐富。這“三最”是全世界的范圍而言的。
李山還充當起了“導游”。不過他這個導游很不稱職,話很少,而且內容主要是指引,而不是介紹。
吳奪之前沒有來過,倒是饒有興味。
莫高窟主要開鑿于敦煌鳴沙山東側的巖壁,數百個洞窟呈上下四層分布,也分成了南北兩區。
如今成了景區,也多了不少附屬建筑和附屬設施,便于參觀游覽。
吳奪心說,龐統想得挺周到,知道他們都對這樣的古跡感興趣,安排了這種“戰前放松”。
只是參觀時也有兩個遺憾。一個是不讓拍照;另一個是人太多了。
洞窟往往都不是很大,洞窟前的棧道也不寬,人一多,感受可想而知。
在窟區的南端,著名的148窟,人更多。
148窟的形制屬于涅槃窟,有長達將近15米的釋迦牟尼涅槃像和涅槃經變圖。吳奪也看了看洞窟前室的一些碑文,這個洞窟始建于唐大歷十一年,為隴西望族李大賓所建,后續朝代也經過了一些重修。
洞窟內的釋迦牟尼涅槃像,是右協橫臥的姿勢,所以又被稱為“臥佛”。
涅槃是音譯的梵文,意思大致是“滅”。佛陀肉身已滅,精神卻“不生不死”。
吳奪雖然不是佛教信徒,但是對唐代佛造像是有興趣的,所以在擁擠的人流中,還是耐心觀察了一會兒。
不經意間,吳奪感覺肩膀被人從后面拍了一下,他本來以為是同來的人,結果回頭一看,是個很臃腫的中年婦女。
中年婦女見吳奪看她,“小伙子,不是我拍的你,剛才有個人在咱倆中間,可能他拍的人,為了過去。他過去了,我才靠近你的。”
中年婦女一邊說,一邊還指了指。
“噢,不好意思了。”吳奪順勢一看,是一個男子背影。
他穿了一件灰綠色的老式夾克,褲子是黑的,鞋子看不到;身材中等,看面發型很普通。這么看也看不出年紀。
男子此時正往窟外走去,已臨近“門口”。
此時,他忽而微微停步,又回頭看了看。
吳奪看到了他的大半張臉。
相貌很普通,留著老式的短分頭,看起來,應該有個五十多歲。臉上帶著胡茬,卻并不顯得邋遢。
他并不是看吳奪,而是又看了一眼涅槃佛像,而且只是匆匆一瞥,便又轉過頭去,好像加快了步伐,迅速走出了“門口”。
吳奪忽而感到心頭一動,下意識地跟了上去。
穿出人堆,到了148窟“門口”,這個人卻不見了。
吳奪向兩側探望,還是沒看到他,卻看到了從一側過來的吳大志。
他們這幾個人,一開始還挺“集中”,后來就分開逛了。在148窟內,吳奪本來是和寧霜一起的,不過看的時候也沒緊挨著。現在吳奪出來了,寧霜還在里頭。
而吳大志,則是剛到148窟的“門口”。
“爺爺,您過來的時候,看到一個穿著灰綠色夾克黑褲子、留著短分頭的中年人了么?”吳奪連忙問道。
“沒有啊。怎么?手機被偷了?”
“不是,我覺得這個人很特別,一下子就想到了鏑叔。我追追看。”吳奪說著,便朝著另一側追了過去。
吳大志一聽他這么說,也不進148窟了,跟上了吳奪,一起追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