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肥也沒有不聽,依然很蛋腚地圈出了一小塊。
這次簡單多了。
挖了也就半米多,便露出了石塊壘砌的建筑殘跡。
清理了一番之后,吳奪發現,這應該是一個灶臺。
這個灶臺是梯形體,并不高,也就一米左右;不過比較寬,上邊徑得有一米半,下邊徑少說兩米。
灶臺上方是圓形的“大洞”,這個“大洞”的位置,本來應該是放類似“鍋”的一類烹煮器的,但是現在沒“鍋”。
灶臺一面的下部,有方形的“門洞”,這是放柴火到鍋底的入口。另一面的上部,還有個“圓洞”,當是排煙的。
這個灶臺殘破風化得比較厲害,也就能基本看出來是灶臺的結構。
“好了,這里就這樣了,去下一處吧。”吳大志想了想,“剩下三個,先后由近及遠吧。”
他們現在位于正南,還剩下西南、正西、正東三處方位尚未探查。
先后由近及遠,那就是先去西南,再去正西,最后是正東。這幾處若看完,他們對這個范圍也能算初步探查了一遍了。
開車到了劃定范圍的西南邊緣,這次化肥直接不肯下車了。
吳奪心說,三處好地方,兩處中不溜丟的地方,剩下的三處,怕都是壞地方了。
若是用吳大志他們的業內行話,應該是吉、中平、兇。
化肥在吉地比較高興,在中平之地比較蛋腚,現在到了其中一處兇地,則表現出了很不好的“情緒”。
不過,這處地方,倒是沒用上化肥。
因為有建筑殘跡露出來了,雖然露得不多,只是有一處沙子比較薄,能發現下面有石質的東西。
吳奪習慣性地拿起了工兵鏟。
“你別動,我來。”吳大志也拿起了工兵鏟。
“爺爺,您指揮不一樣嘛!”
“不一樣。”吳大志看了看大家,“都別動,我自己來。”
葛亮上前,“吳爺爺,我不動,但我在您身邊陪一陪。”
“這都多少年了,八個方位的設置都出現了殘損,不會有什么大危險的。而且我也不會全挖。”
“我也想研究研究。”葛亮實話實說。
吳大志略略一頓,“也罷,隨你吧。”
吳大志并沒有下挖,而是順著露出石質的一尺左右的區域,輕輕向周圍滑動工兵鏟的鏟尖,先把表面清理出來,以確定下方石材結構的大小。
吳大志清理了表層和四下的沙子之后,最終露出了一塊長約兩米,寬約一米的石板。
石板的下方的四個豎面,還是石材;不過并沒有和石板連為一體,石板是扣在下方的石材上的。
石板的表面沒有任何紋飾,不過石板不是純平的,而是微微有一個弧度。
“這是一口石棺!”吳大志一邊說,一邊開始“返工”,用沙子重新將石棺掩埋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