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爺,放心吧。”吳奪點頭。
離開吳大志的房間后,吳奪正要去寧霜那里,正好寧霜出來了,兩人便沒有在房間里聊,到院子里走了走。
雖然是情侶,但是一個人到另一個人的房間,有點兒不太合適,畢竟是集體公務,這么多人一起住。
吳奪一邊走,一邊又把這事兒和寧霜說了說。
寧霜的看法和吳大志差不多,不過她說的是“不發表意見”,以免影響吳奪的決定。
如果時間回到吳奪剛畢業那會兒,對這樣的單位那是求之不得,但今時不同往日,吳奪早已不是以前的吳奪。
這事兒,吳奪最終決定,完整結束九鼎之事再說,過程中干脆不再想了。
······
足足又過了一周,上頭的通知終于來了。
龐統組織開會。
首先,下一個取鼎目標,就是位于元州西縣的雍州鼎。
再者,將會同時再派出兩個小組,分別前往剩余藏鼎之處的最復雜的兩個地方——越州的鏡湖范圍和利州的嘉陵江段,進行大致的摸底探查,為行動組下一步行動探路。
這個過程中,需要吳大志和兩個小組的組長隨時保持溝通。
同時,取鼎順序依然保持“靈活機動”,取出雍州鼎之后,再決定下一處取鼎之地。
但是有一點是確定的,豫州鼎將放在最后“收工大吉”,地下迷宮所在范圍,已經被嚴密保護起來——據說陳濟世十分配合“研究所”的“征用”。
吳大志聽完通知,微微一笑,表示服從決定。
吳奪心下暗道,這順利取出冀州鼎之后,上頭經過這么長時間的研究,怕是不光地下迷宮的范圍被嚴密保護,其他幾個藏鼎之處,應該也都安排了。只是鏡湖范圍和嘉陵江段的情況相對復雜,眼下尚未部署完畢。
第二天,行動組開赴元州西縣。
吳大志之前劃定的范圍,其中有個桃村。
如今的桃村,還有一處小景點,因為村東有一處千畝桃林,附近還有好幾家農家樂。
而桃村的村西不足二里地,則是南北走向的山嶺地帶,正是魏國古長城遺址所在。
山嶺不高,最高峰的海拔也就是三百米左右;而且此處山嶺地帶,僅殘存有兩處古長城的遺跡,一處是一段十余米長的古城墻殘垣,一處是箭樓,這處箭樓只剩下不足一米高的墻圍子了。
魏國古長城存留最多的地方,并不在西縣,而在相鄰的另一個縣。
西縣的縣城距離桃村有七十多里路,住在縣城不太方便。
他們最后住進的是桃村小學。
這也是巧了,桃村小學剛完成了遷址。因為桃村和南鄰的田家村的兩處小學合并,在兩處村子中間新建了育才小學,桃村和田家村的孩子們都已經在育才小學上課了。
原先的桃村小學在村北,這地方將要新建一處“桃木種植經濟開發中心”,不過尚在規劃階段,預計最早也得秋季動工。
龐統通過縣上進行了協調,暫時借用一段時間。他們一行人來的名義是考古保護調研,要在魏國古長城的遺址范圍內一一進行,第一站就是桃村村西的兩處遺跡。
西縣做出了安排,桃村的村支書還帶著人跟著忙前忙后的。
桃村小學原本也不大,五間教室,兩間辦公室,一間教材倉庫,門邊還有個小傳達室,院里有分開的男女旱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