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小伙子,什么叫像是新玩意兒?”攤主是個五十多歲的中年男子,聲如洪鐘,“飯可以亂吃,話不能亂說。”
“那您說是什么時候的?”吳奪笑著反問。
“唐末!”
吳奪一聽,好家伙,這攤主是個古玉行家啊!
東西能到唐,吳奪肯定看得沒問題;但要是不“聽”只“看”,他粗粗也只能斷定不是唐早期。結果攤主給斷代這么準確。
當然,吳奪不過是看了這么一會兒,說不定攤主研究不短時間了。
“我們也不跟您爭年份了,您就先報個價聽聽吧!”寧霜開了口。
“一萬八。”攤主倒是干脆。
這個價兒,實話實說真不貴,一件唐宋時期的白玉步搖,能有這個完整度,雖然只是個小“玉片子”,但要是上個拍,三萬的價兒不難出。
攤主能報這個價兒,有可能收來不高;同時,估計他怕是也很難再落價了。
盡管如此,該講價還是得講。
寧霜先講。
吳奪便拿在手里進一步“聽”了會兒。
不過這攤主還真是不落價了,最多只肯送一個竹雕工藝品小盒子。
“確實是高了,要是有一對,一萬八加一萬八還差不多。”吳奪攥著玉步搖開了口。
“小伙子,哪有那么多成對的東西啊?”攤主擺擺手。
吳奪笑呵呵應道,“這玉步搖,當年還真有可能是成對造的。”
“噢?你倒說來聽聽!”攤主自顧掏出一支煙點上,瞇著眼睛看吳奪。
“您手里不會有另一只吧?”這才是吳奪關注的重點。
吳奪是“聽”出來原先有一對的。
不過,唐末的東西,流傳過程中“勞燕分飛”甚至另一只已經毀了,那也正常。
可萬一要真是一對流傳至今,又恰恰都在攤主手里······
“這話說的!”攤主皺眉。
正在這時候,一個中年婦女匆匆跑到了攤子前,“老李,那一對到唐的玉步搖,我找到一個好買主······”
說到這里停了,因為她忽然看到吳奪手里攥著的,就是一只白玉步搖,雖然只露出了一部分。
“咳咳咳咳!”攤主很尷尬。他順手滅了煙,“這煙好像受潮了,真嗆!”
吳奪和寧霜一看,好嘛,原來攤主手里真有一對!
他這是想一魚兩吃啊!
“一魚兩吃”這種伎倆,是把成對的東西或者一件東西的兩個部件先賣一只,而后當著買家的面兒再拿出另一只,還賣給這個買家。
就比如眼下的一對玉步搖。但是,當攤主拿出這另一只的價格,肯定就不只是一萬八了。
怪不得他要價偏低。
攤主此時有點兒緊張。因為他被吳奪和寧霜知道了想算計“一魚兩吃”,而且眼下這一只的價錢已經談好,如果他倆“反攻倒算”,一萬八買下一只,故意放棄另一只,那么“好買主”那邊就泡湯了。
之所以說是“好買主”,肯定是出的價錢很給力啊,那就不用費力“一魚兩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