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有兩個問題要解決,但是鐵羅盤的“任務”已經完成了。
龐總了解了具體情況之后,繼續組織開會。
魚油的問題并不難解決,這東西的制作方法又不是巫術,可以查閱相關資料,走訪民間人士。
而且根據鐵羅盤的說法,用魚油,主要是為了內含的“水”性——利用“水”性之物生火,水火相克的同時,也產生了沖撞符文“氣孔”的靈力,借此破解封禁。
所以,只要是魚油,只能能保證點燃,不添加化工材料,應該就沒啥問題。
至于斷流進入地下巖洞的泉水,龐統一開始就想過。
術業有專攻,他們的行動組肯定干不了這活兒,但是請一支水利工程隊過來,那就不是什么難事兒。
這事兒最后的解決方案是,直接堵死梯形洞口,讓泉水溢出井口;同時挖出一段溝渠,將泉水引到了三指山附近的一條小河中。
當然,這是后話。不過這是一件好事,因為這段溝渠引出泉水,小角村的村民是受益的。
解決掉這兩個問題,花費了一周多的時間。
龐統很滿意,第三只鼎的探索過程,顯然比前面兩只鼎要慢。須得讓上頭知道,他帶著這支隊伍干活兒,是很艱辛的。同時,因為有了前面兩只鼎“打底”,那么,慢,不是隊伍的能力問題,而是因為難。
領導有領導的藝術,不是吳大志和吳奪他們考慮的事情。而且龐統并沒有刻意拖延,探明“邪氣之源”,解除符文封禁,畢竟也和徐州鼎有所關聯。
就在這一周的時間里,行動組也沒有太清閑,吳大志帶著他們,先后考察了環繞三指山的“四象”山體。
青龍山和虎頭嶺的名字很形象,但是如同鳥雀的山頭,當地人卻稱之為撅山;如同龜背的山體,則被稱為趴趴山。比朱雀和玄武的名字難聽一點兒。
考察的過程中,還真的有所發現。
在趴趴山的南側,有一處近乎垂直的崖壁,崖壁下方,比山腳處高出大概一米左右的位置,有一個南向山洞。
洞前是較緩的斜坡,很容易進去。
這里顯然有人來過,而且不止一次,因為洞內還有丟棄的飲料瓶子、煙頭等等
這個山洞不大,洞口寬約三米,高約兩米多,從洞口就能基本看清里面的情況,洞深頂多五米。
之所以說基本看清而不是全部看清,是因為洞內西側,還有延伸。
洞內西側多出來的,是一個“附屬”小洞,高度也是兩米多,寬度不到兩米;這個小洞更淺,深度只有三米左右。
這個小洞顯然也有人進來過,而且發生過什么,因為洞內一角,還有打結的塑膠制品。
這趴趴山的名字,好像還挺特別。
“情況有點兒奇怪。”吳大志站在小洞里一邊觀察,一邊沉吟。
此時,除了吳大志,就吳奪和葛亮在小洞里,寧霜和梅小梅看到小洞里的塑膠制品就出去了,而權浩然覺得擠得慌,順勢跟出去了。
吳奪沒發現什么奇怪之處,這小洞的形狀還挺不錯,大致是圓形的。
葛亮也面露不解,“您是說風水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