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奪聽后,不由又看向地面的葉脈,“一葉障目?”
“臭小子你反應挺快啊!”吳大志連連點頭,“破除這障眼法,應該就是從這地面上的葉脈著手!”
“嗐,我只是湊巧想起了‘一葉障目不見泰山’,您立馬給升華了。”吳奪哈哈大笑,“對了,戰國時期,有這個成語了吧?”
“就是戰國時期出現的,‘一葉障目不見泰山’出自《鹖冠子》。”寧霜點點頭。
“《鹖冠子》······”吳大志沉吟道,“當年藏鼎的這幫奇人異士,有點兒匯集諸子百家的意思;《鹖冠子》是楚國隱士所著,當年主持秘藏徐州鼎的‘小隊長’,不會是繼承了《鹖冠子》的思想吧?”
《鹖冠子》一書所體現的思想,應該說有黃老道家思想的底子,但也有點兒“雜”;而且原著只有一篇,并不分篇;后世根據內容給分了分,定了十九篇。
這書名比較怪,其實也是作者的別號。此人據說平時經常帶著個鳥羽裝飾的帽子,也就是“鹖冠”,所以叫他鹖冠子。
吳大志陷入了沉思,大家也都沒有作聲。
吳奪也琢磨起來。
根據化肥的“提示”,這巖洞頂部被障眼法隱藏的景象,和地面上的葉脈,不是互為機關和入口的關系······
但要是沒用的話,又不可能如此費心設計。
那么,最大的可能性就是,要么都是入口,要么都是機關。
都是入口的話,沒必要設置兩個入口吧?
對,都是機關!或者說,這個機關的開啟,需要“上下配合”!
“肥哥。”吳奪又在化肥面前蹲下,“是不是,需要上面和下面配合操作,才能開啟入口?”
化肥這次沒有搖頭,但也沒有點頭,而是歪著頭“思考”了一會兒。
看來,這個問題有點兒復雜。化肥畢竟尚未“發育”成熟。
“那這個入口是不是在這個洞里吧?”吳奪又問。
化肥搖了搖頭。
我去!吳奪心道,這還得輾轉陣地?
“那是在這條通道中么?”
化肥這次點頭了。
吳奪長長呼出一口氣。
好歹有個已知的熟悉范圍。
不過,眼下就連先破除障眼法、看明白巖洞頂部的景象,尚且沒什么頭緒。
“小葛,你過來一起參研參研。”此時,蹲在葉脈旁邊的吳大志好似有了什么想法,面露微笑地沖葛亮招了招手。
這時候,葛亮還在審視巖洞頂部,而且好像比較入神,吳大志叫了他一句,過了一會兒才反應過來,扭頭,“啊?”
吳大志隨即問道,“怎么?上頭又看出什么來了么?”
“具體的沒有。”葛亮穩了穩,“不過,如果這個障眼法和葉脈關聯,靠的是什么?我怎么看都不可能是石壁。”
吳大志不由撫掌,“我叫你過來,說的就是這個!我看也和石壁無關!這葉脈整體鋪陳于地面,而且地、頂、壁同屬石性,從陣法原理來看,也不會有如此作用。那這上下關聯,不靠石壁,靠的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