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奪盯著這件青銅戈看了老大一會兒。
“怎么?老弟,這東西大開門啊,不用看那么久吧?”
“老板,你收東西的時候,沒聽貨主說二三十年前是怎么來的么?”吳奪卻問道。
吳奪看這么久,不是因為東西的真假問題,也不是斷代問題,而是坑口問題。
他覺得,這東西應該是水坑出來的,利州有嘉陵江穿過,沒準兒還可能是從江里來的。
如果剛出土(水),吳奪肯定很容易就判斷出來了,可這都二三十年了,他接觸水坑的東西又少,確實不太好判斷。
“你還是不放心來路啊!”老板誤會了吳奪的意思,“貨主說是他父親的遺物,但是具體怎么來的,他也不知道。也正因為他父親去年去世了,他才能出手這件東西。”
“噢!”吳奪點點頭,“那老板你想多少出?”
老板伸出了三個手指頭。
吳奪笑了笑,“還是三萬?”
老板搖搖頭,“得加個零。”
“三十萬?”吳奪心道,怪不得賣不出去,這價兒太高了。
青銅戈是青銅兵器,比青銅禮器陳列器受眾面兒小;而且在青銅兵器里頭,受歡迎的程度,也遠低于青銅劍。
一件戰國青銅戈,在黑市上的價格,基本上是連三萬都到不了的。
如果是拍賣會上的精品,確實能到幾十萬的行情。但是,能出現在拍賣會上的青銅器,有著諸多條件限制,而且不容易碰上。這里頭是有很多隱形成本的。
“這東西,我讓不了太多,就當是一個潛力股了。以后肯定越來越罕見,出不了合意的價兒,我就存著。”老板對吳奪說道。
“讓我在看一會兒,沒事兒吧?”吳奪接口。
“沒事兒沒事兒。再說了,你都買過我的東西了,那就是朋友!”老板說著,居然離開了箱子邊上,來到了柜臺前,看著門口點了一支煙,“慢慢看。”
吳奪看是已經看完了,他得聽一聽。
果然,這是一件出自巴國的青銅戈。
巴國是位于華夏西南地區的一個古國,利州也在巴國的范圍內。
巴國在夏朝時期就有了,當時稱為巴方;商朝時則稱為巴甸,巴甸向商朝納貢。
商末,巴國參與武王伐紂,結果自然是成功了。西周初年,一共分封了大幾十個諸侯國,按照公侯伯子男的等級,巴國為“子”國,首領則是西周派下去姬姓子爵,所以全稱巴子國。
西周時期,巴國一直比較平穩;但是春秋戰國時期相對亂一點兒,巴國和相鄰的國家、特別是楚國,出現了反反復復的結盟和對抗的情況。
公元前316年,秦國在一年之內先后滅掉苴國、蜀國、巴國。巴國就此消亡。
而這件青銅戈上的虎頭紋飾,則和巴人的圖騰有關,相傳遠古時期一位巴人首領“廩君”死后化身白虎;所以虎的形象,在巴國的文物中并不少見。
不過,這件青銅戈上的虎口銜魚,卻又和其來歷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