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測量船回返,到了水文站改造的駐地之時,已經傍晚了。
一進院門吳奪就聞到一股香氣,結果發現龐統居然在院里架起了一個鐵皮烤爐,烤著幾只兔子。
此時已經快完工了,他正往烤的焦黃的兔肉上刷著最后一層蜂蜜。
“龐局,兔兔那么可愛,怎么可以吃兔兔?”吳奪一邊咽著口水,一邊上前。
“你學得不像,應該是這樣······”梅小梅調整了一下姿勢,“我不管,我不讓你們吃兔兔······”
“噦······”龐局轉身沖梅小梅做了個嘔吐動作,接著合上了烤爐蓋子,“好了,再燜一會兒就可以吃了。”
晚飯烤兔是主菜,龐統還準備了川味臘腸,吳奪又炒了幾個家常菜。
晚飯后開會。
龐統表達了一個主題,初來乍到,不用太著急;趁著這兩天的清淤工作,行動組的人可以多了解一些利州的風土人情。
當然,了解風土人情并不是放松,而是廣撒網的一種方式,看看能不能收獲之前的調查中遺漏的線索。再者,了解風土人情,也是一種儲備,說不定接下來探查中遇到什么問題就用上了。
······
第二天,行動組的人都出了門。
利州自古以來是入川的要道,連通秦蜀,所以文化底蘊還是比較深厚的。
吳大志極力慫恿吳奪和寧霜單獨搭伙出去逛,吳奪和寧霜也不忸怩,兩人結伴走了。
吳大志則和權浩然、葛亮一組出去了;梅小梅是和龐統一起出去的,他倆正好有些局里的其他工作要談;李山留守。
吳奪和寧霜本來要先去市區的古文化景點,打車的時候,開車的三十多歲的矮胖司機挺能侃,說你們小情侶來利州旅游,咋不去劍門關呢?
劍門關屬于劍閣縣,靠著利州市區確實不遠。
蜀道難,“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吳奪一聽出租車司機這么說,興致還真起來了,問寧霜,“要不咱倆直接去劍門關玩玩吧?”
“啊?”寧霜應道,“這利州的風土人情,還有嘉陵江······”
吳奪:“不一定非在市區嘛!說不定去一趟劍門關,收獲更大。”
司機一聽樂了,“你們還都是文化人噻,來旅游還順帶調查風土人情蠻?”
最后吳奪和寧霜就坐著這輛出租車去了劍門關。
從利州市區出發,先要到高速路口上高速,走大概四十公里,然后下高速走國道十公里左右,便可直達劍門關景區。
吳奪下車之后,和司機說好,要走的時候打電話讓他來接。
劍門關景區是5A級景區,好幾個門,吳奪和寧霜是從南門買的門票進入。
劍門關景區內的景點有很多,一天肯定逛不完,于是吳奪和寧霜看過攻略之后,決定只去三處:一人一關一棧道。
進了南門之后就開始爬坡,第一個到的地方是姜維祠廣場。
姜維是三國時期蜀國名將,曾執掌軍務大權,受封平襄侯,所以姜維祠又叫平襄侯祠。蜀漢后期,姜維曾率軍鎮守劍門關,魏國鐘會久攻不克,直到后主劉禪降魏,英雄嘆惋。
姜維祠大門兩側,有一副對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