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切地說,是一處方形門洞。只有門洞沒有門。
這處方形門洞顯然也是人工開鑿而成,不像尋常門洞那般高度比寬度大,而是高約五米,寬約六米。
而在門洞前方,還有數道石階。這些之前都是被淤積的泥沙掩蓋的。
同時,門洞后方也有淤泥的泥沙。
門洞后方有一個類似水池的結構,水池的上方邊緣肯定是遠高于門洞頂部的,而淤積的泥沙只是堵塞到比門洞頂部略高的位置,現在也全部清理了出來。
泥沙清理出來之后,江水重新從門洞涌入了水池。清淤人員嚴格遵守規定,并沒有向上浮出水面進一步探查。
而在清理出的水池淤泥中,還發現了兩具魚類骨骼,其中一具長達一米,另一具也有兩尺多。
吳奪了解之后,知道這就應該是八對須大泥鰍的魚骨了,不知道為什么會在八十多年前死絕;好在這里還發現了兩具魚骨,可以交給相關部門研究。
八對須大泥鰍死絕前肯定不止兩條,只是江水奔流,八十多年過去了,能發現兩具魚骨其實也算趕巧了。
······
這天早晨,水文測量船再度出發。
在魚背山一側的江中停船之后,按照原計劃,是三人下水探查,;吳奪先下水,吳大志隨后,葛亮斷后。
不過在下水之前,吳奪還是先問了問同船一起來的化肥。
化肥沒有表現出對江水的恐懼,還是一副蛋腚的樣子,但是他也沒有下水的表示。
于是,化肥便先留在了船上。
吳奪穿好潛水服下水,順著石質豎面下到了門洞外,手腳利用門洞邊緣穩住,轉而等著吳大志和葛亮下來。
吳大志和葛亮先后下來之后,三人比了個手勢,吳奪又是率先游進了門洞。
上浮比下潛輕松,吳奪很順利地就浮出了水面。
一抬頭差點兒嚇一跳,在頭上探燈的照射下,只見一把尖銳的兵器正對著自己的腦袋,相距不過二十厘米!
吳奪連忙在水中向后撤身。
定神打量,原來是一青銅矛頭!
和在古玩市場里看到的青銅矛頭是一樣的!
當頭一矛啊!
一支青銅矛,抓在一名“將士”手中。
這“將士”其實是個石雕像,立在水池岸邊,做的是斜向下的刺矛動作,矛頭距離水面半米多;而吳奪露頭之后,距離吳奪頭頂上方那就更近了。
實際上,水池的岸邊不止一個石雕將士。相距三米左右,還有一個石雕將士,這個石雕將士的動作和另一個不同,是斜向上的刺矛動作。
不過,原本應該接在石雕矛桿上的青銅矛頭,卻沒了。
很顯然,這件矛頭,就應該是古玩市場里出現的那件。它不知何時跌落到水池中,又不知何時到了江流中,最終在二三十年前離江到了人手。
沒準兒流轉的過程中,八對須大泥鰍還發揮過作用呢。
吳奪看清楚之后,便就此上到了水池岸邊。吳大志和葛亮也先后浮出水面上了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