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亮上前,“我來。”
······
一切就緒,吳奪先被四個人吊繩下去了。
吳奪被吊下垂入水面之后,先是觀察了一番水下,水質確實沒問題,挺清澈的;仔細聆聽,也沒聽到水下有什么異動。
“葛兄下來吧。”吳奪解開吊繩,踩水露出半身,揮手喊道。
四人固定好原先連接吳奪的繩,又用一根繩把葛亮吊了下去。
葛亮半浮于水面,沒有解開吊繩,同時拿住吳奪解開的吊繩,和吳奪又簡單交流了一番,吳奪便扣上面罩,潛了下去。
沉下三米多,吳奪感覺還是和上頭的井壁結構一樣,四面都是方形石壁。
但是繼續往下,吳奪便發現四個角出現了外擴的情況,有點兒梯形空間的意思了。
再往下三米多,四角外擴停止,而且到底了。
所謂到底,是因為底部確實出現了平面,確切地說是弧面,中間略高,四邊略低;中間還有個圓形孔洞,水是連通的。
只是這圓形孔洞直徑只有二十厘米左右,人是進不去了。
同時,這個底部的面,四邊也不都是封閉的,只有兩條邊是封閉的。
封閉的兩條邊是相接成角的。
剩余的兩條邊自然也是相接成角的。
其中一條邊,是開了寬約二十厘米左右的橫向的長長的槽型口,也是通水的。
而另一條邊,則是開了一個豎向的長方洞口,洞口底部和底邊齊平,頂高則有一米左右。雖是如此,卻仍舊不能過人,因為洞口的寬度也是只有二十厘米左右。
三處“開口”都通水,而圓形孔洞的直徑、長口的高度、豎洞的寬度,都是二十厘米左右,目測是一致的。
到了這里,就沒法繼續了。吳奪只能盡力依次觀察。
吳奪先是到了長方形豎洞旁邊,一手把住邊緣,一手舉起潛水手電,向里探看。
豎洞之內大概有個十幾厘米左右,還是開鑿的整齊的石壁,但是再往里,感覺就是天然的縫隙了;而且縫隙很快就出現了拐彎,看不到更深處。
吳奪旋即又來到橫向的長長的槽型口跟前,因為井底的底邊的長度足有五米開外,吳奪只能從一端開始看起。
槽型口內部,居然出現了斷崖式結構,往里也是不過十幾厘米,槽型口底面前方,就出現了邊緣自然的“斷崖”。
“斷崖”下方的“深淵”,自然是看不到的。
整條槽型口里頭,居中大概占了三分之二的長度,都是斷崖式結構的開口,兩側則是封閉的。
吳奪感覺,這個結構應該也是天然形成的,它和旁邊的曲折的縫隙,很可能都連接地下暗河的河道中下部或者底部。
由此看來,井底的這兩處開鑿,只是為了連通地下暗河。
最后,只剩那一個圓形孔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