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后,吳奪又查看了其他的特征和工藝,初步判定,這應該就是南宋的宮廷之作!
只是,在這么一個小市場的攤子上,剛來沒逛多久,就碰上這么一件像模像樣的極有分量的好東西,吳奪還真有點兒扛不住。
好在還有致勝一聽。
這一聽,不僅把南宋宮廷真品給確定了,還把這個帝師給確定了。
原來他是黃裳。
黃裳這個名字,不止一個歷史名人用過。
僅僅在宋代,就有兩個歷史名人。
一個是北宋時期的文學家,黃裳,字冕仲。宋神宗元豐五年,黃裳舉進士第一,踏入仕途,后來官做的也不小,累至端明殿學士;他的詞作也比較出名。
《射雕英雄傳》中也出現過一個“黃裳”,《九陰真經》的作者嘛。本是北宋文官,在編纂道家典藏時領悟絕世武功,后來結了很多仇家,為了報仇又去研究仇家武功,畢生所學匯成一本《九陰真經》。
不過,《射雕英雄傳》是小說,借用也罷,虛構也罷,怎么也不能成為史實人物。
宋代還有一個歷史名人黃裳,正是南宋的,也就是“御賜”香鴨的對象。
這位黃裳,字文叔,是南宋時期的制圖學家,也是個文人政治家。
黃裳還是南宋的三朝元老,先后在宋孝宗、宋光宗、宋寧宗時期為官。他也確實當過宋寧宗的老師,所以“易師”之詞名正言順。
而對于喜歡古玩的人來說,不少人還知道明代的一個黃裳,他是萬歷年間的制錫名家,所制錫壺精雅絕倫,號稱“黃錫”。
吳奪最熟悉的,其實也是制錫名家黃裳。
而現在“聽”到的南宋的這位黃裳,不光是身份,還有和“御賜”相關的一些內容。
實際上,黃裳在被御賜這件香鴨之后不久,便因病去世了,這件御賜香鴨連同御賜香料,并沒有給他“去疾”。
紹熙五年七月,趙擴當上皇帝之后,立即就詔升恩師黃裳為禮部尚書兼侍講。
但是此時,黃裳因為背瘡之疾,已經以臥床居多;升官的詔令下了,但是人卻不能到崗。
趙擴非常關心黃裳的病情,屢屢問及,后來又賞賜了很多東西,這件香鴨連同香料,便是其中一部分。
獲賜之后,黃裳帶病上了一份數千言的奏章,謝皇恩的同時,也提出了很多治國的建議。
本來就病了,又經過這么一番折騰,黃裳終于熬不住了,沒過多久便駕鶴西去。
黃裳去世的消息傳來,宋寧宗趙擴竟然在金鑾殿上哭泣起來;而黃裳的葬禮則是依照宰相級別來的,靈柩歸鄉;后來,趙擴又追封黃裳謚號“忠文”。
除此之外,吳奪還聽到了一點,黃裳正是川省劍閣縣人,距離利州實在是太近了。
所以,雖然吳奪沒有聽到這件御賜香鴨的傳承和流轉的過程,但恰在黃裳故里出現,也算是一個對應。
吳奪此時拿穩這件香鴨,看向攤主。
攤主也是個年輕人,頂多有三十,這和他面前的“法器”攤子有點兒不搭調;見吳奪看向自己,攤主笑道:“老板,你看東西可夠仔細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