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亮想了想,“這個配套的洞,會不會是為了控制真正的通道的水位的?”
“對!”梅小梅表示贊同,“江水之下,真正的通道必然也會有水。”
權浩然就著這一點,繼續分析道:
“真正的通道,最后的去處,應該延伸向上,遠遠高于江面水位,這樣涌入的江水才不會沒過。而且還得考慮豐水期和枯水期的問題。
如果這是個配套的控制水位的洞,那么目的,就應該主要是為了能夠順利進出真正的通道。
現在還不知道應該有什么具體操作,不過,底面的圓形石板下面的洞,會不會是‘泄洪’用的?”
······
口子一開,討論就越來越熱烈了。
從討論和假設的結果來看,這個配套的洞,眼下確實不宜繼續有什么操作了。應該等著清淤全部完成,看看另一半斜坡上還有沒有洞口;如果有,會不會就是真正的通道?
不過,所謂“真正的通道”,即便真的存在,目前也不知道到底是通往什么地方。
“如果是通往秘藏梁州鼎之地就好了!就不用再去探查什么黿山,勞什子從頭再來了。”吳奪小小憧憬了一下。
“但愿如此。”葛亮也跟了一句,“水下的事兒,確實不如陸地,真是頭大。”
“對啊,頭大。”吳奪又附議。
“人家當年水下開鑿都不頭大,我和龐局比你們年紀都大得多,也不頭大,你倆小年輕就頭大了?”吳大志說的雖然是批評的話,但是臉上笑呵呵。
“老爺子,我也頭大啊。”龐統也笑起來,“主要是水下探查,相關的調度和事務太麻煩了。而且梁州鼎的事兒咱們還得抓緊。”
大家一聽“抓緊”,不由都看向了龐統。
龐統擺擺手,“不是上頭催,上頭反倒說穩妥第一。而是現在天氣越來越涼了,如果拖到入冬,江水中作業太難受。而且梁州鼎這活兒我們到了這一步了,要是因為冷歇一歇,你們肯定又不愿意。”
“龐局是個體貼的好領導啊!”吳奪故作感慨狀。
“你小子,我怎么聽著不像是好話呢?”龐統歪了歪嘴角。
“是好話,就是這個當面硬拍的效果不好。”葛亮哈哈大笑。
“好了,說正事兒。”吳大志壓了壓手,轉而看向龐統,“現在看來,如果另一半的坡面真的能發現洞口,就得先行探查到底了。”
“是啊,如此復雜的工程,就算不是秘藏梁州鼎之地,我們也不會做無用功。”龐統頓了頓,“有洞還是比沒洞強啊。”
······
結果,在后續的清淤中,還真的又發現了一個洞口!
魚嘴丘下整個斜坡的淤積泥沙,也全部被清理完畢了,除了這兩個洞口,也沒別的發現了。
新發現的這個洞口,和之前清理出來的洞口相距不遠,不足十米;之前清淤一半的界限,恰好就在兩個洞口中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