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這種他不認識的大篆,正是之前所經歷的藏鼎之處經常使用的那種金文!
這種金文,其實和西周晚期的毛公鼎、散氏盤上的金文有相通之處,要不然吳大志也不可能研究辨識。
既然此地出現了這種金文刻字,那么,就極有可能是那幫奇人異士所為!而這里,也就極有可能是梁州鼎的秘藏之處!
吳奪盡快平復了情緒,而后認真地對著地面的這六十多個刻字拍了照片。
吳奪回到船上之后,面對行動組的眾人,興奮勁兒又起來了,“往上走有一間石室!石室地面有刻字!刻的還是那種金文!”
“什么?!”眾人一聽,情緒也都高漲起來。
吳大志立即壓壓手,“都別激動!”
頓了頓,吳大志看了看大家,“看來,最好是先回去認字。”
“對,那種金文,您也得靜心研究,而且在相機上看也不方便。”吳奪點點頭。
······
行動組的船先行返回。李山指揮的船沒有立即離開,他還需要做一些善后工作。
回去之后,已經臨近午飯的點兒,但是大家卻都主動要求先開會。
龐統本來已經餓了,但一聽“金文大驚喜”,立時餓意全無,主持開會。
吳奪先把拍的六十多個金文刻字的圖片投影出來;會上,大家一邊看,吳奪一邊介紹了整個過程。
“這么說,下一次,你們行動組就可以集體進入這條通道探查了······”龐統聽完之后,敲了敲桌子,接著又看向吳大志,“老爺子,這些金文,翻譯出來大概需要多久?”
“今天就差不多。”吳大志現在也算是積攢了足夠的經驗,他說著又看了看寧霜。
“我給爺爺打下手,我估計大半天的時間,問題不大。”寧霜接著便道。
吳大志此時拿起了紙筆,“這頭幾個字,我現在就能認得。”
“噢?”龐統一聽,“那先寫出來看看?”
其他人也都湊上前來。
吳大志皺了皺眉,“不過,這好像有點兒······”
他一邊說,一邊提筆在紙上寫了四個字:
秦,蜀守,冰。
“秦國的蜀郡太守,修建都江堰的李冰?”吳奪一看,“您之所以認得,是不是之前在蜀都買的都江堰的書里,有關于李冰的古文字資料和圖片?”
吳大志點點頭,“嗯,不過那本書上是秦國的大篆。但是,我接觸這種金文那么多了,和同時期秦國的大篆對照,確實更容易辨認。”
“李冰怎么可能和秘藏梁州鼎有關?他可是秦國的官吏。”龐統也皺起了眉頭。
“捋一捋。”吳奪感覺之前積累的資料在腦子里開始發酵,他一邊踱步,一邊沉吟著:
“有關于李冰的史料其實并不詳實,但是如果我記得沒錯,他應該是在公元前256年被秦昭襄王任為蜀郡太守,然后一直做到公元前251年。
公元前256年,這一年,又和九鼎密切相關。
公元前256年,秦昭襄王派兵攻打韓國和趙國,這使得周赧王十分恐慌,便和楚國、燕國密謀,準備聯系各國合縱立盟抗秦;結果,秦國獲知消息,立即攻周,而且這一仗周赧王被俘了!
這時候,東周實際上已經亡了。最關鍵的是,根據我們掌握的情況,秦昭襄王不僅俘虜了周赧王,而且還攫取了九鼎,從洛邑遷往咸陽!
只不過,在從洛邑到咸陽的運送途中,九鼎卻被這幫奇人異士截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