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黑色的金屬半環,居然接著就往外彈開了!
定睛一看,原來這是兩個“空心”半環,兩處對縫原本相接的地方,各有一個卡扣;而插入刀片的兩個點,則連接打開卡扣的小機關。
同時,半環的下方,還連著大概五厘米高的金屬片。
金屬片很厚,足有兩厘米多;也就是說,石柱和周圍“石粉黏合層”的間隙也差不多這么大。
而且,在金屬片上,有四個位置,出現了圓洞,直徑約有兩厘米;圓洞之內,還有一圈類似鋸齒的伸縮結構,現在縮回去了。
現在圓洞是空的,但是大家一看,便知道原來這四個圓洞,是插金屬棍用的。
因為石柱上也有四個圓洞,對應的“石粉黏合層”也有四個圓洞。
現在石柱上的四個圓洞也是空的;但是,“石粉黏合層”上的四個圓洞,卻是堵上的,只露出了四個金屬棍的一頭兒與豎面齊平。
這說明,原先,四根金屬棍是固定貫穿了扣環下方的金屬片、當中石柱、周圍“石粉黏合層”這三者的,所以石柱不能動。
而權浩然用刀片撥動兩個點,打開了扣環對縫里的卡扣,卡扣彈開的同時,金屬片圓洞中固定四根金屬棍的“鋸齒”也縮了回去,金屬棍就此“自由”。
不過,即便“自由”了,好像也不能自動彈入“石粉黏合層”的四個洞中。料想,石粉黏合層內,應該還有機關。
又或者有磁鐵之類的東西;金屬棍主要成分還是鐵,只要“鋸齒”不卡住金屬棍,金屬棍便能被“吸”進洞里。
吳奪心想,這個“石粉黏合層”還真好用,鋪設好了機關,直接打上一層就行,這可比在整塊的石材中設置機關要輕松多了。
現在眾人也沒心思過多去研究這個問題,現在石柱徹底“解放”了,就得考慮它的事兒了。
吳大志再度上手嘗試,看看到底是轉,是按,還是拔。
最后確定了,還是轉,逆時針旋轉。
這個石柱的位置,正在石門下方,又極有可能是開門機關,門如果是往外開,還是存在危險隱患的。
吳大志堅持他來操作,不讓其他人來,吳奪以多種理由說了好幾次讓他來,最后吳大志干脆下了“命令”。
不過,在操作之前,吳大志和大家也都做好了應變的準備。
當然,從以往的經歷和操作來看,這幫奇人異士對于來取鼎的后來人,只要操作正確,是不會留下什么危險的。這里的隱患,就是因為時間跨度太長,別出現什么“故障“之類的。
······
這一次,吳大志沒有轉太多,逆時針轉了三圈,便感覺轉不動了。
接著,石柱下方就傳來了一陣類似齒輪轉動的聲音。
吳大志立即離開坑中,和旁邊的眾人一起,退到了入口附近。
大概過了二十秒,石門之下的石壁中突然傳出了一聲巨響,如同巖石崩裂。
緊接著,石門轟然倒塌!
石門是向外倒的,落下的同時大家都看到了,石門很厚,足有一尺。
落地之后,“躺平”的石門,表面恰好和原先的一尺高的“門檻”齊平了。
如此厚重的石門,落地一砸,震動非常。“石粉黏合層”地面,也被砸出了很多裂紋。
“好嘛!原來這‘石粉黏合層’還有減震緩沖的作用!”吳奪心下暗道,若是不多鋪這么一層,直接砸到石質地面上,還真有可能震出什么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