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整個“土窯”上,全都布滿了密密麻麻的裂縫!
眾人不由一致退后。
“嗶嗶啵啵”的聲音不絕于耳。
“嘩!”
“土窯”塌落,變成了一圈土堆。
“梁州鼎!”六人異口同聲,出奇得一致,就連語氣都差不多。
中間確實露出了一只鼎。
四足鼎,鼎口正方,四邊長度約有一米,高度則有一米半左右。
鼎有雙耳,鼎腹則鑄有山川河流的紋飾。其中,可以清晰地看到長江和嘉陵江······
果然是梁州鼎!
“好漂亮的水銀古!”權浩然接著驚嘆。
梁州鼎上,均勻地分布著一層銀白發亮的皮殼。而且光澤更冷,冷光的感覺更加犀利,和常見的青銅器水銀古不一樣。
在青銅器中,黑漆古和水銀古兩種皮殼,都是很受玩家歡迎的。
黑亮的是黑漆古,銀亮的是水銀古。青銅器主要是銅錫結構,水銀古和黑漆古都是氧化作用的結果。
不過,如這種完整均勻遍裹周身的水銀古和黑漆古,一般在大型青銅器上見不到,只是局部如此。
這種往往只在銅鏡和銅錢上見到。
同時,漢代銅鏡黑漆古多,唐代銅鏡因為加銀偏多,所以水銀古多。
“這里頭,應該也加了不少銀吧?”吳奪興奮之余,看向權浩然。
“對,而且錫的含量也比常規的青銅器多,再者,或許還有什么別的珍貴金屬。”權浩然嘴里說著,卻目不轉睛盯著梁州鼎。
吳大志點點頭,“還有,梁州鼎是陰金屬性,這種銀白色,也和屬性相符。”
吳奪此時不由想到了陽金屬性的雍州鼎。
雍州鼎上沒有分毫銹色,表現的是金光閃閃的原銅光。
青銅器的銹色和皮殼,最常見的是綠銹,所以才叫“青”銅器;再者紅銹相對也多見;黑漆古和水銀古屬于少見皮殼。原銅光的古代青銅器,那就是可遇不可求了。
陽金雍州鼎,陰金梁州鼎,表現不同,卻都非常符合本身的屬性。
而現在,眾人都被梁州鼎的水銀冷光給深深吸引和震撼到了。
圍著梁州鼎,大家進行了長時間的欣賞和討論,一時間甚至連饑餓的感覺都忘記了。
吳奪在欣賞之余也不由連連暗嘆。
古玩行里有句老話,過我手,即我有;這九鼎重器,自己全都過了一遍!這是何等的人生幸事啊!
“大家也都小心點兒,不要踩了黃土堆,在取鼎之前,黃土堆還有一定的克制水性的作用。”吳大志即時提醒道。
說完之后,他自己小心跨過了土堆,來到梁州鼎邊,查看鼎腹內部。
按照慣例,里頭得有一顆小球。
但是吳大志此時卻眉頭微皺。
鼎腹內部確實有一顆小球,但卻不是符合金性的白色小球,而是土黃色的,而且要比之前見到的宛如乒乓球大小的球體要大一圈。
不過,吳大志的眉頭旋即便又舒展開來。
因為土黃色的材質,和剛才碎裂塌落的“土窯”一樣;這應該就是一層外殼,里面才是真正的那顆小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