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了?”
“我想到了一個人。”
寧霜眼波流轉,“鏑叔?”
吳奪點點頭,“你說他會不會也是這個情況?”
“這怎么說?不過根據你告訴過我的前因后果,不太像;他和爺爺關于這件大事,還沒有什么明確進展,而且又是不辭而別。”
“突然之間斷絕紅塵,在入佛門之人當中,也不是沒有啊。”
“好了,你不是說過么,這件事情多思無益。”寧霜挽住吳奪的胳膊,“今天就好好逛逛市場,放松一下吧。”
······
兩人便就沒再討論這個話題,好好逛了起來。
連續慢慢看了好幾個攤子,兩個人都沒見到什么眼前一亮或者值得上手細瞧的東西。
轉過一段路,又先后看到了葛亮和梅小梅,他倆是分開逛的,當時都在上手看東西呢,吳奪和寧霜也沒有上去打擾。
當走到一處拐角處的攤子時,兩人卻不約而同注意到了一件東西。
這是一件瓷器。
四聯瓶。
四聯瓶,也可以寫作四連瓶,就是四只瓶子成正方形連在一起的形態;單個瓶子多是筒瓶,短束頸,小侈口;四個瓶子兩兩之間帶著“連橋”,而中間則是上下通的。
四聯瓶多是用來插花。試想一下,每個瓶子各插一支不同的花,也是很有意趣的。同時也可以作為陳設觀賞器,因為器型還是比較新穎別致的。
四聯瓶這種瓷器形制,首創于雍正朝。
雍正朝是明清瓷器當中一個非常關鍵的皇朝,除了精品迭出,創制的新器型也是不勝枚舉。
單單只說瓶子,除了四聯瓶,還有賞瓶、云耳瓶、如意耳蒜頭瓶,等等。
“四合一”不僅在工藝上相對繁復,對整體美感的要求也很高,不同角度的視覺效果都得考慮到。
所以,四聯瓶主要就是雍正朝和乾隆朝出現得多,乾隆朝以后就很少見了。
吳奪和寧霜同時注意到這件四聯瓶,不光是因為形制,它的釉也很特別。
鐵銹花。
鐵銹花釉,很容易顧名思義,就是褐色釉層之中夾雜黑色斑點,微微還有閃光的感覺。
叫這個名字,不光是因為視覺效果,現在調釉的時候,是真加了鐵粉的。
巧了,這種鐵銹花釉,也是雍正朝創制的。歷史上也有一種鐵銹花釉——宋代的山西黑瓷,大致是黑釉閃動褐色花紋;它和雍正朝創制的鐵繡花釉還是明顯不同的。
這件鐵銹花釉四聯瓶比較小巧,高度不過十厘米左右,擺在這個攤子居中的位置,下面還配了木質底座。
站在攤子邊看這四聯瓶的底座,不像是新做新配的,貌似有些年份了,不知道是不是和四聯瓶同年份的原配。
“老板,我看看中間四個連在一起的瓶子啊!”吳奪動手之前,先跟攤主打了個招呼。
“啊?”攤主是個胖老頭兒,也不知道是有點兒耳背還是因為“四個連在一起的瓶子”的稱呼,看向吳奪微微一怔。
吳奪逛攤,除了特別常見的器型,叫法那是隨心所欲,大多都不會顯得自己很專業。
“好,自己拿吧,加小心,還有個底座呢。”胖老頭兒攤主旋即便接了一句。
吳奪便就探身用雙手穩穩把瓶子拿了起來;寧霜配合了一下,接著把底座也拿了起來。
攤主又看了看他倆,看出是一起的,便也沒再多話。
于是,一起蹲在攤子前,吳奪先看瓶子,寧霜先看底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