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啦。
火龍戰斗機猛然從天空中閃現,然后俯沖飛過香山國際航展的觀眾人群上方,再以一個帥氣的普加喬夫眼鏡蛇機動,直沖天際并迅速隱身。
“作為國產戰斗機的第九代,火龍戰斗機直接越過了第六代、第七代和第八代戰斗機,成為全球最先進的戰略戰斗機,也是全球第一架能夠全面隱身的戰斗機,機動性能與作戰半徑,全都處于世界領先水準。”
《新聞聯播》上,從各個角度反復播放了火龍戰斗機的飛行表演,尤其是隱身與現身之間的切換,當真是令人目眩神迷。
幾分鐘的火龍戰斗機畫面之后,切換到了采訪畫面,蓉飛總經理程劍龍入鏡:“火龍最初定在了第六代戰斗機,為此我們花費了大量時間與精力去設計,但是計劃跟不上變化,隨著技術層面的突破,火龍戰斗機的性能一次又一次優化,直至現在你們看到的鯨式氣動布局。”
記者提問:“很多人都想知道,火龍的隱身技術具體是怎么一回事?”
“是的,火龍能夠被部隊內部稱為第九代戰斗機,就是源自于它無可匹敵的隱身能力。我們的科研人員,早前實現了一種特殊的隱身技術,將它稱之為杜恪領域。”
“杜恪領域?”
“對,是由杜恪院士發明的隱身技術。在杜恪領域的基礎上,我們又對火龍的材料與結構進行了大量的改良,在各級領導的大力支持下,在我們以蒯工為首的設計團隊,以及蓉飛及兄弟單位的支援下,最終完成了對火龍的終極設計。”
畫面再切。
記者采訪了香山國際航展上的一名國內觀眾,觀眾興奮的對著鏡頭說道:“太不可思議,我現在感覺到全身都在發抖,太激動了,太震撼了,我來的時候沒想過能看到火龍,沒想到會這么震撼,尤其是剛出場的時候,那一段閃現進場,我的天,整個就頭皮發麻了!”
然后是一名金發碧眼的老外,用的是半生不熟的漢語:“偉大了太,我形容無法見到它的感覺,隱身,太厲害了,這是最先進世界的戰斗機,祝賀華夏。”
最后。
還來了一段火龍駕駛艙內的攝像頭拍攝畫面,以及火龍三位駕駛員之間的對話。
“一號一號,要來超眼鏡蛇動作嗎?”
“一號收到,按既定的動作做吧。”
“三號三號,目前一比一,你選哪個?”
“來吧,超眼鏡蛇。”
隨即畫面切換,猛然從天際現身的三架火龍戰斗機,并排飛行時猛然拉起機頭不斷上升,然后在空中畫了一個巨大的圓圈,重新回到航線上,沖向遠方時,身形一閃,再度消失不見。
得力于材料的提升,即便只是普通的渦扇15航發,依然有了巨大提升,直追米毛主流的戰斗機發動機,所以才能順利完成超眼鏡蛇機動。
藍天白云。
《新聞聯播》竟然一反常態,在空空如也只有藍天白云的畫面上,整整定格了十秒鐘,給出了觀眾回味的空間。
……
火龍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