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首歌的4、10、16樂句是同一個旋律片段,副歌部分也采用了嚴格重復的手法,所以聽上去才會那么優美,而到了和聲部分,這首歌已經直接超神不解釋。”
“……”
聲樂系徹底敗退。
好在作曲系只是為了維護曲爹的高貴。
一頓分析之后。
他們也并沒有否定演唱部分的加分:“當然江葵唱的很好,用游戲來比喻吧,如果說上次孫耀火學長是躺贏的話,那么這次江葵就是那個開團的人,她開了個好團,但團戰勝利依然靠曲爹爆炸輸出。”
“要我說,這首歌能成功,作詞部分也功不可沒!”
秦藝可不止有聲樂和作曲專業,還有作詞的相關專業,也算是秦州這個音樂之鄉的特色。
現在作曲系和聲樂系都殺紅眼了。
作詞專業的學生怎么可能無動于衷?
某作詞專業的學生發帖道:“怕你飛遠去,怕你離我而去,又怕你永遠停留在這里,這句你們不覺得狠嗎?短短一句話,既寫出了白龍和小女孩之間的微妙心境,契合了動畫電影的意境,也寫出了無數家長們對于孩子的期望,你們想想有多少家長是既希望孩子能夠展翅高飛,又舍不得孩子離開自己的?”
“詩句一般的文字!”
有作詞專業的學生補充:“印象曲所需要的歌詞畫面,在這首歌詞里得到了充分的展現,豐富的同時又不乏動人細節,從恢弘場景過渡到細膩情感,充滿了我們藍星傳統的文化美感。”
音樂類專業都這么熱鬧。
就連編曲系都忍不住插了一腳:“詞曲和演唱都是極好的,但你們千萬別忽略了編曲對這首歌曲的重要性,這首歌的器樂和鼓點搭配,又不搶人聲的空靈部分,甚至連歌手的氣聲都有樂器搭配,簡直是渾然天成。”
編曲系有個說法:
編曲就像化妝師,負責把歌曲打扮的漂漂亮亮的,厲害的編曲可以如頂級的化妝師,把一個本不漂亮的人打扮的很驚艷。
不過……
無論在地球還是藍星,編曲的地位都要弱于作曲和演唱,曾經有人問編曲大師鐘星明,什么時候編曲才能站起來,鐘星明的回答是:“要靠我們自己的努力。”
言下之心酸不言而喻。
但討論了一圈,某個看熱鬧的非音樂系學生才忍不住說了一句:“可是你們討論了半天,除了演唱部分之外,這首歌的作詞和作曲以及編曲,都是羨魚一個人啊。”
音樂系集體:“……”
于是所有爭論瞬間煙消云散,大家的討論焦點集中到羨魚這個人身上:“這位新冒出來的曲爹真的有點東西啊,詞曲包辦也就算了,總共發了兩首歌,還特么連編曲都不放過。”
“這是王牌的節奏吧?”
“不出幾年羨魚必王牌!”
“這特么還需要你來預言?”
某個作曲系的學生嘆氣:“上次考完《生如夏花》我已經開始抗拒羨魚了,但他新歌一出來我還是屁顛屁顛的吹了起來。”
“樓上加一。”
“我和你們不同,上次你們狂吹羨魚我卻擔心他只是曇花一現,畢竟誰都有靈感爆棚的時候,但這首新出來的《大魚》證明,他的水平確實很牛。”
“誰讓秦州是音樂之鄉?”
“秦州音樂圈就是人才濟濟!”
于是,這股優越感從作曲系層面,上升到了整個秦州層面,甭管哪個專業,都覺得自己又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