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林淵回到住處。
他的手上拿著一份文件,是新單的要求。
內容當然也有幾千字的體現,但林淵看完要求發現其實重點就體現在一句話:
“按照歌手水蕓的風格,為她量身打造一首歌曲。”
說起來倒是簡單。
真要著手卻有些難。
不過這不是林淵需要考慮的問題。
他只是習慣性的呼喚系統,就像前兩次風格定制一樣。
但讓林淵有些意外的是,系統竟然沒有第一時間回應林淵的請求:
“叮咚!”
“因宿主最近定制歌曲頻率過于頻繁,有過渡依賴系統創作的嫌疑,所以系統將會把曲庫暫時向宿主開放,由宿主自己在曲庫中選擇作品,后果也由宿主自己承擔。”
林淵愣了一下。
讓我自己來選歌?
他倒沒有因為系統的決定而生氣,凡事多一些參與性總是好的,而且他最近也通過楊鐘明的人物卡學到了更多的作曲知識,在曲爹級人物變相的言傳身教之下,林淵感覺對音樂的理解是有所提高的。
“也就是說做決定的人不再是系統而是我自己?”林淵問。
系統回:“是的。”
林淵思考起來。
系統每次的選歌似乎都能切中甲方要害,這也是一種能力。
沒有系統的提示自己也能選擇出一首符合甲方定制要求的歌曲嗎?
“曲庫已開放。”
系統忽然給出一道提示。
林淵感覺自己的大腦忽然聯通了系統的曲庫,地球上所有的歌曲他都可以聽,這些歌曲的信息也可以隨著林淵的念頭轉動而清晰浮現。
林淵突然道:“你就不怕我從曲庫里記幾首歌?”
“事后會屏蔽。”系統的回答滴水不漏。
林淵并不覺得意外。
他沒有立刻選擇歌曲,也沒有回味地球的這些經典歌曲,而是打開了自己臥室桌前的電腦,聽起了水蕓的歌,聽的同時也查詢了水蕓的一些資料。
水蕓的主職是歌手。
同時她也是一個演員。
她有在采訪中公開解釋過自己作為歌手偶爾也會演戲的原因:
因為她覺得演員對于情感控制的技巧值得學習,而且這種情感控制對于唱歌同樣很有幫助。
這也是水蕓的特色。
她非常善于寓情入曲。
就像寫文章一樣,要找準寫作角度,還要靠文筆來表達,水蕓就是這樣的個中高手。
她很善于抓住一首歌的切入角度,通過自己的演唱方式,也就是作家之于文筆,將之精準的表達和演繹出來。
這是一種控制能力。
無論是聲音還是情感。
為什么有的大嗓子歌手高音震天也感動不了聽眾?
歌手失卻了控制和拿捏,表達就變成宣泄。
而水蕓的唱功在女歌手中或許不是頂尖,但她的情感表達以及自身獨有的表演技巧卻是獨一無二的。
這不僅僅是林淵查詢資料后得出的結論,同時也有他正在聽水蕓歌曲時得到的反饋進行驗。
感受還挺特別。
以前都是系統于一分鐘之內替林淵選好歌。
這一次系統罷工,林淵要自己來選歌,所以光提前做功課就花費了好多時間,好在最近開始薛良已經不再每天都跟林淵學習作曲了——
薛良現在開始實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