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你的。”
“什么東西?”
“里面有蛋黃。”
林淵回到秦州之后,把裹著糖衣的蛋黃送給了林瑤。
雖然有借花獻佛之嫌,但總歸是打消了妹妹的怨念。
而隨著林淵的回歸,林萱也是帶著林淵和林瑤,住進了剛剛裝修完成的別墅內!
說是三層的別墅,加上地下室,其實一共有四層。
入住別墅的第一個晚上,林萱沒藏住內心的騷動,四處拍照片發朋友圈。
林瑤則是第一時間尋找合意的書房。
她現在也放寒假了,下學期打算在這里住,大概和林淵回到秦藝上學有關。
林淵倒覺得沒什么差別。
他住在三樓的臥室內,房間格局跟之前的住處很像,臥室內就有電腦。
此時。
林淵正坐在電腦前,查詢藍星電影的發展情況。
藍星的電影以齊洲為標桿……
現在叫齊省。
反正單單論特效技術,齊省的電影工業實力比地球的好萊塢還要強大,那些特效幾乎可以達到以假亂真的地步。
或許也是因為科技過于發達了。
藍星的電影似乎有過分依賴特效技術的嫌疑,以至于劇情相對要薄弱一些。
不過劇情再薄弱也只是相對而言。
要是和地球比的話,藍星的電影工業無疑要更為發達!
這點和藍星的音樂總體水平碾壓地球是一樣的。
而且藍星的影視制度有點像地球的南韓……
編劇在劇組的權利極大!
演員們在編劇面前可不敢拿架子。
如果演員與編劇關系太僵,這位劇中人可能就會劇情被邊緣化,甚至直接領盒飯。
導演不能擅自修改編劇的劇本。
演員修改臺詞也是對編劇的大不敬。
有些投資人甚至是看編劇考慮投資的,而頂級編劇甚至可以自己選擇導演和演員。
反正林淵越是了解情況,越是覺得這種模式和地球的南韓相似。
網上有個不具名的采訪就很有代表性,聽起來像段子,其實是真人真事:
“我一個編劇朋友,寫了一個古裝劇本,當時是邊拍邊播,一個三線女演員因和導演關系好,劇組其他人都不敢惹她。后來因其不聽副導演的話,又一次她惹到我朋友,我朋友就跟投資方說,要不她走要不我走,沒想到這部戲是投資方大,導演也保不住她。我朋友下禮拜立刻把她寫死,而且還是受盡苦頭,先是淋雨逃難,然后遇上山賊,被推到泥水坑里,然后又是強暴戲,最后這個女的跳崖自盡……”
編劇的地位由此可見一斑。
不過藍星的編劇地位再高,也不可能是劇組唯一核心。
更多的劇組其實是雙核。
所謂雙核就是,導演和編劇分庭抗禮。
厲害的編劇總歸有巨大的權利,但厲害的導演卻也是分毫不差的。
所以。
與其說藍星編劇最高,不如說,藍星的編劇和導演,地位基本對等。
細究誰更大,還是要看雙方的能力以及資歷等等。
這點又有點像好萊塢。
前世有一個調侃就形容的很到位:
南韓是編劇核心制!
好萊塢是導演核心制!
天朝則是獨有的“明星”核心制!
藍星不缺明星,所以編劇和導演分庭抗禮,明星則是次一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