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開局里進行了案情介紹:
弗拉毒死了自己的酒鬼丈夫,繼承了丈夫的財產,成了村子里最有錢的女人。
而在這個村子里,還有一個最有錢的男人,叫做羅杰。
羅杰的妻子很多年前就死掉了。
或許因為兩人都失去了配偶,同病相憐,所以兩人相愛了。
羅杰打算跟弗拉結婚。
結婚前,弗拉告訴羅杰:“我毒死了我的酒鬼丈夫,這個秘密被村里的某個人知道了,他最近不斷拿此事威脅我,敲詐了我很多錢。”
羅杰震驚了。
他是個有正義感的人,無法接受自己所愛的女人謀殺過自己的丈夫。
他雖然沒有打算告發弗拉,但兩人的訂婚卻是無疾而終。
不過弗拉畢竟是羅杰深愛的女人,于是他問弗拉:是誰在背地里敲詐她?
他想要幫助弗拉拜托這個麻煩。
弗拉沒有立刻回答,而是讓羅杰等兩天。
結果,羅杰等來了弗拉自殺身亡的消息。
來不及悲痛,不久后,羅杰便收到了一封來自弗拉的絕筆信……
沒有人知道羅杰有沒有看過那封信。
因為那封信失蹤了,而羅杰也死在了自己的書房里,被人用刀抹了脖子。
視角采用了第一人稱,即村里的醫生謝潑德。
幻想用第一人稱是大忌,像是懸疑驚悚或者推理類型的倒無所謂。
第一人稱反而能提高讀者代入感。
“稀松平常的開局。”
曹得志輕聲評價了一句:
“兇手大概率是那個敲詐弗拉的人,他擔心自己敲詐的行跡敗漏,所以殺死了羅杰,奪走了弗拉的絕筆信。”
這個并不難猜。
故事吸引力一般。
雖然早就預料到這個結果,但曹得志還是有些失落。
不是說楚狂寫的不好……
楚狂這部推理,筆法沒什么毛病。
問題在于,楚狂寫的太普通了!
十個推理作家,有九個推理作家都可以寫成這樣。
所以,毫無特色!
不過曹得志還是繼續看了下去。
作為推理愛好者,他很享受那個解謎的過程。
而推理愛好者的終極享受,無疑是比書里的破案者,更早發現兇手是誰!
很快,故事進行到第三章。
這時一個新的人物出現了,一個名為波洛的偵探!
按照介紹,這個波洛是個大名鼎鼎的私家偵探,破獲過許多大案子,剛搬到村里不久,每天都在院子里種南瓜。
“突然出現的偵探?”
曹得志挑了挑眉。
偵探波洛是村里的外來人,一個外來人突然搬來小鎮子,緊接著一口氣鎮子死了倆人?
巧合嗎?
曹得志有點懷疑這個偵探是兇手,如果是這樣的設定,那這部或許還有點意思。
不過后續又看了十幾頁,曹得志打消了這個懷疑。
波洛確實是一個偵探,而以第一視角存在的謝潑德則在波洛開始調查案件后成為了波洛的助手。
那兇手是誰呢?
警方懷疑的人是羅杰的養子羅佩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