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們的心思,有點像是看春晚魔術的時候……
第一次看魔術,覺得很震驚。
知道原理之后,讀者恍然大悟之余,又難免覺得不過如此。
他們覺得自己已經徹底悟了。
如果楚狂在寫類似的(表演類似的魔術),他們一定可以找出兇手(拆穿魔術)!
類似的心理,不僅僅讀者有。
在網上公開抨擊過敘詭型推理太賴皮的大噴子作家冷光,也打著這樣的主意!
“我會證明所謂敘詭終究只是小道而已!”
抱著這樣的信念,冷光在楚狂推理短篇剛剛發布的時候,就第一時間點了進來。
【春節將至,我還在為一些事情煩惱的時候,家里來了一位不速之客,這是一個青年,我總覺得他很眼熟,卻不知道在哪里見過他,他自稱c君。】
和《羅杰疑案》一樣。
這部也是第一人稱“我”。
這個“我”的名字叫楚狂,是一個頗有名氣的作家,寫過一些推理。
“拿自己當主角?”
冷光挑了挑眉,感覺頗有趣味。
他并不知道,地球上的大推理作家奎因,的主角也全部都叫“奎因”。
這一天。
有個青年作家寫了一部推理,找到楚狂,并向楚狂發起挑戰:
“你能在答案公布前猜到兇手嗎?”
冷光再度挑眉。
開門見山的風格,推理作家楚狂對推理進行推理。
有點戲中戲的意思。
這樣一來,兇手就不可能是“我”了,因為“我”是推理之外的看客。
想想也是,楚狂就算繼續寫推理,也不可能沿用“我”就是兇手的設定啊。
繼續看。
推理中描述的案件并不復雜。
故事里,有三伙人。
他們分別是居住在咚咚村的冷光一族;
還有來游玩的一群大學生,其中有一個大學生就叫楚狂;
最后一伙人則是卡特和他的狗,丸子。
冷光無語。
這特么都啥呀?
咚咚村的村民,冷光一族?
冷光?
用我的名字?
還有大學生楚狂?
連楚狂自己也被寫進了里?
所以楚狂仍然有可能是兇手?
連卡特都在。
推理界的不少作家名字,都在里出現了,楚狂竟然在里,調侃了很多推理圈的名作家。
冷光想吐槽,卻不知道從何吐起……
而且冷光很快便打消了對書里這個楚狂的懷疑。
因為楚狂,是受害者。
里對楚狂的描述很過分,說楚狂是個壞孩子,經常干壞事兒,調皮搗蛋,因為年紀小,甚至沒有善惡觀念。
結果,這個壞孩子楚狂,被人從咚咚橋上推了下去。
如果這部是楚狂寫的,冷光幾乎懷疑作者是不是和“楚狂”有仇,黑的真狠。
而連接山谷兩岸的只有咚咚吊橋和獨木橋,沒有任何密道之類的通道。
在案件的末尾,作者將調查出的不在場證明全部都列出來了。
每個嫌疑犯的不在場證明都非常詳細,工整的仿佛案件簿。
其中,卡特是人證。
“在這兩個半小時當中,那座獨木橋都在我和丸子(卡特的狗)的視野之內,我敢斷言,期間沒有任何一個人走過那座橋。”
因為卡特當時就在橋邊思考人生,所以目睹了這一切。
里強調了一句:
這些人證以及不在場證明是完全是正確的。
“我暈。”
冷光思考了五分鐘,忽然狠狠拍了一下大腿。
他好像搞錯了一件事。
這部,似乎不是敘詭風格?
貌似楚狂從頭到尾就沒有說過《咚咚吊橋墜落》是敘詭型推理!
只是大家下意識以為,楚狂的新作還會繼續寫敘詭。
連自己之前也是這樣以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