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是無可厚非的。
幾個作曲人可以配得上蘇軾的詞?
要知道《水調歌頭》可是被文學界有些人認為是宋詞絕顛的作品,宋代唯一能在詞壇與之一較高下的唯有辛棄疾,或許這里還要加上易安居士,只是前兩位同為豪放派風格更有可比性。
更有甚者直接喊出《水調歌頭》鎮壓當代,為宋詞第一的聲音。
所以這是一道送命級的命題作文。
先出現明月幾時有,再根據這種級別的宋詞譜曲,本身就不是一般人可以完成的任務。
能夠做到曲子不落下乘,已經是非常難得了。
而光是演唱,就必須得是鄧麗君王菲這種級別的歌者打底,沒有天賦異稟的嗓音就別來了。
這也是林淵選擇江葵的原因。
林淵可以在江葵身上看到屬于鄧麗君和王菲這種頂級歌手的影子。
雖然不是完全一樣——
沒有誰可以跟別人是完全一樣的。
但就聲線和音色以及技巧等各方面來說,江葵已經是林淵能想到最合適的人選了。
林淵沒有明確為江葵安排哪一個版本。
他準備根據江葵自己的嗓音風格,融合鄧麗君的古典和王菲的空靈特點,來打磨這個屬于自己和江葵的版本。
歌曲就是要因人而異。
這是林淵運用系統的歌曲,但在錄制過程中,卻盡量順著真正演唱者的嗓音來制作的原因。
或許等到歌曲的正式錄制,還會有編曲上的調整。
旋律不會有什么大動作了,哪怕林淵動用楊鐘明人物卡,也不知道從哪里開始改。
想要用音樂原汁原味的還原蘇東坡的《水調歌頭》,太難了。
就算外界評價,《水調歌頭》是詞大于曲的作品,林淵也只能認。
這首詞確實驚才絕艷!
在沒有蘇軾的世界,丟出這樣的一首歌,簡直比重磅炸彈還要重磅炸彈!
“歌名用《明月幾時有》吧。”
鄧麗君和王菲用的歌名是《但愿人長久》。
中秋時期發布這首歌,林淵也會考慮這個歌名,畢竟更應景。
不過這是春節發布,所以《明月幾時有》更恰當。
這也是原詞采用的名字。
對此錄音師肯定沒什么意見。
而在林淵開始制作《水調歌頭》的伴奏時,江葵也開始去思考自己的唱功優勢在哪,并認真去找相關老師做了一些練習,甚至推掉了身上的一切通告……
倒不是什么臨時抱佛腳。
實在是十二月的壓力太大,她只有做點什么,才能讓自己的底氣更足。
這個十二月,注定牽動整個樂壇的神經!
————————
ps:感謝【劍舞斬天】成為本書第21位盟主!感謝【隨和】成為本書第22位盟主!感謝【無辜的小胖子】成為本書第23位盟主!感謝【幻I翼】成為本書第24位盟主,真的感謝,我有點被砸蒙了,一下子冒出這么多盟主,無以為報,唯有加更!只要加不死就往死里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