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了。”
女兒忽然小聲道:“距離小黑去世,剛好八年,也許它就是小黑的轉世,來找我們了,我們應該照顧它長大……”
安夫人表情沉靜。
安教授卻是忽然笑了:“那就叫它小八吧,老婆你覺得呢?”
“隨你們,反正它待不久。”
安夫人留下冒著熱氣的咖啡,近乎狼狽的轉身回房間里,把頭死死埋在床褥之間。
片刻后,安夫人起身翻開抽屜,取出一張照片。
照片里是一家三口的合影,三人的腳邊,赫然是一只狗。
原來安教授家八年前也養了一條狗,只是因為一些原因,那條狗去世了。
安夫人不愿意再養狗,是因為她害怕承受又一次的打擊,或許也因為,這條狗的出現,總會讓她想起曾經的愛寵。
“原來是這樣。”
“這才是安夫人不愿意養狗的原因。”
“我好像可以理解了,我養過一只貓,后來貓跑丟了,再也找不到,為此我哭了好久,從那以后我就不敢養貓了。”
“安夫人也沒那么討厭嘛。”
“因為對過去那條狗付出過感情,所以才會對新的狗狗如此抗拒吧,這種心情外人是很難理解的。”
“安教授把狗帶回家,是不是也有安慰妻子的目的?”
“他這樣溫柔的男人,當然會有這樣的細心。”
“……”
觀眾們對安夫人似乎有了幾分同情,這份同情逐漸覆蓋了安夫人對狗狗的冷漠。
“小八!”
女兒的命名,讓安教授開始管這只狗狗叫做小八。
他嘗試主動去了解小八的習性,并與之一起玩耍,而白天在安教授彈奏著鋼琴的時候,小八也會靜靜的傾聽,或是舔舐著鋼琴上的樂譜……
這部電影的風格很淡。
講述的故事,也沒有太大的波瀾。
但觀眾并不覺得冗沉無趣,反而看的津津有味,整個影廳內充斥著溫馨與歡樂。
大家愿意相信,這是一個失去愛狗八年后,由小八的出現而撫慰了一個家庭溫暖故事。
電影以小朋友講故事的方式,來展現出一種倒敘的手法。
偶爾的慢鏡頭,或者增加寫實感的長鏡頭,以及溫情片對景深鏡頭的自然追求,都在前二十分鐘里以最平和的方式把這個一人一狗的故事娓娓道來。
配樂開始以慢節奏的鋼琴為主。
電影里會不時出現狗狗的視角,黑白灰三色,也讓觀眾最大程度上體會到小八的感受。
然而,安夫人的心結沒有那么容易被解開。
半個月后的某個下午。
她第一次嘗試著,把小八趕出家中。
作為一個理性的女人,她不希望自己被心軟支配。
小八站在門口,面對緊閉的大門,從大叫,到嗚咽,最后順勢趴下,卻沒有一絲一毫離去的意思。
這時鏡頭轉入門內。
觀眾這才愕然的發現,安夫人關上門之后,其實并沒有直接回房間,而是站在原地發呆,她并不像她表現的那么鐵石心腸。
黃昏來臨。
安夫人終于動了,她小心的透過門縫,看向外面,結果卻在那一瞬間對上小八注視自己的眼睛。
“汪,汪!”
小八叫了起來,很歡快……
安夫人的眼淚竟然一下子流了下來,她轉過身,堅定的回到房間,腳步堅定而沉重。
還是沒改變主意?
小八就這樣被拋棄了?
有觀眾感到強烈的不忍。
然后下個瞬間,觀眾的心底,卻陡然劃過一道光,以至于眼眶微微泛酸!
咔嚓。
小八竟然用頭拱開了大門,回到了院子里,叫聲愈發歡快,在突然加快的鋼琴節奏中,它的叫聲是那么的喜悅,這晚的黃昏亦是如此美麗!
原來……
安夫人最后,還是打開了門鎖,只是將門虛掩著,自欺欺人般假裝門還鎖著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