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以為院線代表喜歡《忠犬八公》這部電影就一定會乖乖的安排高排片率。
電影市場沒那么簡單。
喜歡歸喜歡,生意歸生意,一碼歸一碼。
看完電影,院線代表終究是要回歸理智,用商業眼光去考量電影的。
這里可以拿地球上的電影舉例:
無論在國內的豆瓣還是歐美各大主流電影評價榜單,《肖申克的救贖》都是當之無愧的第一!
哪怕國內和國外的觀影水平不同,但在這部電影的看法上,卻是完全一致!
大家都喜歡《肖申克的救贖》。
這部電影的口碑在地球也確實算是最頂級水準了。
但另一個驚人的事實卻是,《肖申克的救贖》上映后不但票房慘敗,而且后來的獎項方面,也幾乎是顆粒無收,雖然獎項方面也跟這部電影當時的對手同樣非常強大有關……
其實這部電影的票房慘敗不是孤例。
這就是很多帶有文藝屬性的劇情片現狀。
觀眾去電影院,就是更傾向于那些商業大片!
這樣的道理院線代表們不會不明白,所以在結束《忠犬八公》看片會之后,那些院線代表愿意簽約給排片,其實是很難得的事情——
估計都是打著靠這部電影的口碑,來換取觀眾票房的主意。
如果口碑無法換來票房,《忠犬八公》的評價再高,排片也只會慢慢降低直到下檔。
當然。
這也和《忠犬八公》的文藝片氣息沒那么濃重,甚至帶有一些商業氣息有關。
沒有很多文藝片里故弄玄虛的鏡頭。
不跟觀眾玩花里胡哨,故事的目的就是走心和煽情,做到極致的走心和煽情,從而得到院線青睞。
相對來說,羨魚的一些鐵桿粉絲才是最無私的。
在電影開啟了宣傳模式后,羨魚的部落評論區,充滿搖旗吶喊的聲音:
“期待羨魚老師的新電影,十一月十一號電影院見!”
“看劇照感覺畫面真的好治愈啊,剛好最近心情不好,希望看完這部電影可以感受到溫暖。”
“就像星芒那條廣告說的,我們羨魚老師還真是每部電影都會走不一樣的路線,第一部作品是極致的搞笑,第二部電影則是極致的反轉,所以我也很好奇第三部電影會是玩什么極致?”
“還用說,必須是極致的治愈和溫暖!”
“不知為何,我總感覺事情沒有那么簡單。”
“羨魚老師的電影,就和他的那些音樂作品一樣,不會出現太多的雷同,每一首歌都能給大家帶來全新的感覺,不像有的作曲人,寫的歌曲都感覺有彼此之間的影子。”
“……”
粉絲們的期待溢于言表。
其實也不僅僅是羨魚的粉絲們,溫暖治愈的劇情片雖然沒有商業電影那般大眾,但好這一口的觀眾其實也不少,這讓不少電影論壇也出現了關于《忠犬八公》的討論。
同樣。
對電影感興趣的觀眾都在好奇,屬于《忠犬八公》的極致會是什么?
真的是溫暖治愈嗎?
而在大家的這份好奇中。
時間,來到了十一月,距離《忠犬八公》上映,進入了十天的倒計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