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一人一份。”
楚狂的新作終于發過來。
曹得志本想一個人獨自回辦公室看——
但面對手下編輯們的注視,只能讓助手給大家都打印一份出來。
大家一起看。
他自己則是回辦公室。
同樣是打印成紙質的稿子。
曹得志一邊喝著助理剛泡的茶,一邊看向楚狂這部新書。
雖然內心有著各式各樣的擔憂,但更具體的情況還是要看正文。
福爾摩斯會是換了個名字的波洛嗎?
或許第一個案子就可以看出端倪。
“七十八年的政權之戰開啟,我在韓洲大學獲得醫學博士學位以后又進修了軍醫的必修課程,畢業后被派往楚州戰場擔任助理軍醫……”
故事由第一人稱展開。
楚狂之前的波洛系列中也有大量第一人稱視角展開的案件。
比如大名鼎鼎的《羅杰疑案》就是第一人稱展開,且兇手還開創了敘詭的先河。
波洛系列中絕大多數第一人稱視角都從波洛的助手黑斯廷斯的獨白展開,包括大結局的波洛之死。
楚狂更早的第一人稱創作手法還得追溯到當年的《鬼吹燈》。
對于第一人稱展開故事的寫作方式,楚狂似乎頗為熱衷,同時造詣很深,而在推理小說中這是很常見的寫作手法。
眼前的故事里。
第一人稱展開的角色叫做“華生”。
這個人肯定不是主角,因為楚狂的書名以及本人都親自解釋過。
主角叫“福爾摩斯”。
先說華生。
華生的閱歷很豐富。
他經歷過藍星政權更迭之戰,還在齊洲的鴻空戰場中受過傷,因為身體無法支撐戰場需要,他退休來到倫敦——
曹得志知道倫敦。
倫敦是韓洲最大的城市之一。
楚狂的小說背景,從來不會局限在某個洲,他地理知識不錯,對于每個洲的情況似乎都有所了解。
而人物的背景設置也很真實,仿佛那個時代真的有那些人一樣。
這點和波洛系列倒是一脈相承。
繼續看。
華生退休后準備在倫敦找工作,前提是他得有個住處,最好可以有個人合租,結果他在大街上遇到了一個同樣是醫生的昔日好友。
對方告訴華生,有個叫福爾摩斯的人最近也在找人合租。
于是,華生和這位醫生舊友一起前往倫敦的某個醫學化驗室——
福爾摩斯最近工作的地方。
這不禁讓曹得志想起了黑斯廷斯與波洛的第一次相遇。
或許華生之于福爾摩斯是類似于黑斯廷斯在波洛身邊一樣扮演著助手的角色?
果然有些雷同啊。
曹得志的心中出現一抹隱憂,他相信讀者也是可以看出這一點的,而這一點似乎也間接證明福爾摩斯和波洛是有著相似之處的。
然而當華生趕到實驗室,第一次遇到福爾摩斯的時候,曹得志忽然直觀的感受到了福爾摩斯和波洛的區別。
福爾摩斯確實不是波洛!
“啪啪啪!”
在華生目瞪口呆的注視中,福爾摩斯正用鞭子猛烈的抽打一具尸體,任誰看到這一幕都會覺得這個福爾摩斯腦子不正常——
像個變態!
波洛絕對不會有如此粗魯的時候,那個有著潔癖的小老頭永遠不忘保持優雅。
什么情況?
曹得志感覺楚狂為了體現出福爾摩斯和波洛的區別,有些用力過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