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華成名多年,作品數量極多,而楚狂的短篇寫作能力我是完全認同的,但他的作品太少了,當然我指的是他寫的短篇小說數量,目前他的作品數量還不足以支撐他排在馮華的前面,在短篇小說領域,他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和部落的態度無關。
飛虹沒有針對楚狂。
他是真心這么認為的。
“楚狂的每部短篇我都看過,個人尤其鐘愛《麥琪的禮物》,但讓我有些遺憾的是他此類短篇作品不到十部,哪怕把他的推理短篇也一起算上,這就是一個人橫跨分類太多所要面臨的必然結果,楚狂擅長多種類型和題材的寫作,這就導致他每個題材的作品數量都相當有限……”
這段采訪很長。
關于新三駕馬車的探討只持續了五分鐘左右,剩下的都是討論飛虹新作。
飛虹接受采訪的目的,本質上還是為了宣傳自己的新作。
然而。
當新聞發出來的時候,標題重點卻完全放在了飛虹對楚狂的評價上!
沒辦法!
大家都愛看對立面!
這么報道,才有爆點啊!
事實也的確如此。
采訪一出來,無數媒體跟進!
《飛虹:楚狂還不足以成為新三駕馬車之一!》
《秦洲短篇小說第一人表示,楚狂的作品數量太少,排名并不能說明一切。》
《楚狂是否足以成為秦洲短篇小說領域新的三駕馬車之一?》
《論短篇小說寫作,楚狂真的比馮華更強嗎?》
《作品數量是否可以作為評價一位短篇小說作家的標準?》
《飛虹的說法引發廣大專家認同:楚狂最大的短板是短篇小說數量太少!》
《……》
這是此次熱點新聞的某個側寫,卻毫無意外的引發了大量的關注。
畢竟楚狂的人氣擺在那。
更別說這件事情還牽扯到秦洲三駕馬車之首,飛虹本人親自點評,更有“秦洲短篇小說界新三駕馬車”的大好噱頭。
網絡上。
認同有之。
反駁亦有之。
一時間說什么的都有。
此事歸根結底又落實到大家的另一個猜測上。
那就是部落搞了這么大動靜,博客那邊該如何應對?
如果博客跟進,如今和部落分道揚鑣的楚狂是否會出手?
而楚狂如果選擇代表博客出手,又如何擋得住來自部落的“群毆”?
部落這陣容可不得了啊!
紛紛擾擾中。
無數的聲音被金木總結匯攏,一一傳到了林淵的耳朵里。
“……”
工作室的沙發上。
林淵眼神古怪的看了一眼滿臉憤慨的金木。
他這會兒還在糾結下部短篇作品寫地球上哪位短篇巨匠的大作呢,結果外面突然就熱鬧成這樣了。
都想作品上課本?
部落那邊要群毆我?
楚狂短篇作品太少了?
好嘛。
林淵這一局的思路,一下子就清晰了。
半個小時后。
博客發出消息:
“楚狂最新短篇小說即將在博客【短篇之王】特別活動中發布,敬請期待!”
博客要出手!
楚狂也要出手!
————————
ps:出去吃個飯寫第二更,月中跟大家求個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