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便是中國武學史上不世出的奇人張三豐。】
……
這是唯一的疑惑。
大家都很納悶為什么楚狂要這么寫,一下子跨越了數年歲月,直接寫張君寶成了大宗師!
“所以,新書是無敵流?”
“開局主角就特么是大宗師?”
“老賊這次不寫小人物慢慢崛起了?”
“我對于張君寶是主角這一點還是抱有疑惑,因為我感覺這段劇情像是敘述和總結,直接就點出了張君寶的成就,這種變相劇透的寫法很不討好,不應該是老賊的風格。”
“我也這么感覺!”
“如果沒有最后這段敘述和總結,說張君寶是主角沒有問題,但最后這總結太奇怪,好像張君寶的故事在幾句話中就已經講完了,真要作為主角的話,他年紀是不是有點大?”
果然。
因為第二章結尾的總結,還是有少部分人不信張君寶就是主角。
這部分讀者在狐疑:
“我有種不太妙的預感。”
“感覺這個老賊又要搞事情。”
“我也是!”
“俺也一樣!”
……
與此同時。
武俠圈的作家們,也陸續看完了第二章。
“這第二章是什么意思,節奏跟我想象的完全不一樣。”
“楚狂的想法,讓人摸不透啊。”
“他的前兩本書也是,劇情發展無跡可尋,就好像他神雕前期突然寫龍女失貞楊過斷臂,這玩意兒誰能想到?”
“根據我的經驗來看,張君寶當不了主角了。”
“看來有些人猜得沒錯,前兩章主角還未正式登場,估計要等第三章。”
“這開局可真夠慢的,也就楚狂敢這么寫,偏偏讀者還買買賬。”
“因為大家都知道他的實力啊。”
“實力確實變態,你們還記得第一章的不妥之處嗎,為什么少林會突然出現?”
“這一章,已經前后清楚解釋了原因。”
少林寺作為武林泰山北斗,在射雕和神雕中戲份嚴重不足。
對于這種重量級門派來說,實在是不應該,所以第一章發布時就有讀者挑刺,說少林寺作為新書切入點有些不太合理。
然而小說第二章,楚狂筆鋒一轉,卻是給出了解釋。
原來是因為少林在射雕以及神雕的時代,發生了一場“火工頭陀”事件。
當時燒火的頭陀因為受監管僧人欺壓,心中有了積怨,所以偷學了少林的武功。
而在某次少林中秋大校中。
這火工頭陀大展神威技驚四座,甚至殺死了當時少林的首席禪師苦智等人。
少林為此發生了內亂,導致另一位頂級高手苦慧禪師憤而出走,少林至此一蹶不振。
到了小說中郭襄路過少林,遇到覺遠及張君寶的時間線,少林寺才開始復興。
這個轉折合情合理的解釋了少林缺席射雕以及神雕的原因。
而金庸厲害的地方在于,這段劇情并沒有就此結束,少林伏筆引出了《倚天屠龍記》的故事:
火工頭陀逃到西域創建了金剛門。
而后他收了三個弟子,也就是跟在趙敏身邊的那三個高手,阿大阿二以及阿三。
武當七子中,俞岱巖就是被阿三打成了殘廢,直接為張翠山夫婦的自盡埋下了伏筆,從而讓真主角張無忌產生了復仇的念頭。
可以說:
正是這個燒火工的逆襲,才引發了《倚天屠龍記》的故事。
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