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等待。
而到了晚上七點鐘。
廬山官方果然按照預告,發布了一支宣傳片!
頓時!
無數網友點擊進去!
……
畫面的開頭,是一道清脆的樂聲,清晨的露水自草葉滑落,廬山各大峰,自不同角度呈現。
正面看。
山嶺連綿起伏,下方碧水如鏡,青山浮水,倒影翩翩,兩岸景色猶如百里畫廊。
側面看。
峰巒疊嶂,山尖以不同姿態聳立,有黛色山體沒邊沒沿,刀削斧砍般的崖頭頂天立地。
遠處。
近處。
高處。
低處。
視角不斷變換之下,不同的角度之下,廬山呈現出各種不同的樣子,有時像飄灑的仙女,有時像持杖的老翁,有時像獻桃的猿猴,有時像脫韁的野馬。
陽光照耀下。
那些連綿起伏的山巒仿佛鑲嵌在天邊一般,山勢雄峻、峰巒秀美、古藤纏繞、曲徑通幽。
山頂處。
鏡頭俯瞰足下。
白云彌漫間環觀群峰,云霧繚繞中有一個個山頂探出云霧處,似朵朵芙蓉出水。
廬山云霧。
靜如練,動如煙,輕如絮,闊如海,白如棉,讓觀眾隨鏡頭的視線而模糊變幻。
突然。
畫面凝滯。
這副山河景色之間,一行行字體出現在了所有人的視野中,好像有人在龍飛鳳舞。
“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蘇仙《題西林壁》首次公開出現在藍星,只一眼便仿佛擊中了萬千觀眾的心。
要用比喻的話:
好像《倚天屠龍記》用了足足二十萬字鋪墊了張無忌的出場,廬山的宣傳片也用廬山最好的山脈景色引出了羨魚的這首詩!
詩句結尾。
羨魚署名。
畫面下方又凝練出一行字:“此詩為羨魚老師游廬山歸來所作,靈感來自于廬山西林壁一帶,故景區決定將此詩完全按照羨魚老師的筆記復刻于西林壁之上,此處亦是廬山增設的全新景點。”
……
宣傳片播放結束。
孫耀火博客上感慨:“想去廬山了。”
陳志宇隨后轉發道:“魚王朝約一個?”
江葵:“同意。”
夏繁:“走著。”
趙盈鉻:“還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