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日后。
廬山景區。
“怎么這么多人!”
“你們別擠了,再擠就懷孕啦!”
“西林寺在哪?”
“要爬山上去呢!”
“山道上全是人啊!”
“我剛剛在停車場找個半個小時的車位!”
“這游客量有點夸張啊!”
“這么熱的天,這群人咋出來玩的這么積極!”
“你不也來了嘛。”
只見整個景區到處都是人,從高處往下看更是人頭攢動,其中還有不少導游率領的旅游團,無數人在拍照打卡發朋友圈之類,
旁邊。
記者們面面相覷!
“廬山平時也有這么多游客嗎?”
“我剛剛問了工作人員,平時游客量連今天的三分之一都不到,畢竟廬山是九級風景區,大家正常情況下旅游首選還是那些十級景區!”
“我去!”
“難道這些人都是被羨魚那首詩吸引來的?”
“其實也不僅僅是羨魚那首詩,廬山宣傳片拍的也好。”
“羨魚的名氣,配合廬山的宣傳片,再加上最近的旅游熱,所以才吸引來了這么多游客。”
“廬山這波賺翻了啊!”
羨魚為廬山寫了首詩,記者們就是特意過來看看羨魚這首詩的效果,結果大家一到廬山,記者們都傻眼了!
游客太多了!
廬山旅游業大火!
這時有記者拉住了一個老大爺:“請問老大爺是廬山本地人嗎?”
“對呀。”
“那么請問您對廬山了解有多少?”
“廬山?這小廬山有啥好看的,我們本地人都不怎么過來的,早看膩了,也就這些外地人,全部都是來看廬山的,其實這就是……誒,你們是記者嗎,這是要上電視是吧?”
“對呀。”
“那你們等一下,稍等一下。”
老大爺咳嗽一聲清了清嗓子然后整理了一下儀容,用極為標準的普通話道:
“我們廬山以雄、奇、險、秀聞名于世,素有匡廬奇秀的美譽,自古命名的山峰有一百七十一座,群峰間散布岡嶺二十六座,壑谷二十條巖洞十六個怪石二十二處,水流在河谷發育裂點,形成許多急流與瀑布,其中最為著名的三疊泉瀑布,落差達一百五十五米,所以這里有有不到三疊泉,不算廬山客之美句,古代諸多文人都在廬山留下過膾炙人口的詩句,非常悠久的歷史文化啊,也歡迎各洲游客來我們廬山游玩,謝謝!”
記者:“……”
要不要這么真實啊?
老大爺您也太熟練了吧?
這當然只是其中的小插曲。
現場的一切都證明:廬山這波宣傳大獲成功!
廬山的旅游盛況很快便得到了各洲新聞火熱報道。
住宿爆滿。
各大酒店生意好到夸張!
廬山景區一帶的飯店之類更是賺的盆滿缽滿!
……
網絡上。
當網友們得知廬山的旅游盛況,紛紛感慨起來。
“這也太火了吧!”
“看報道真的好多人!”
“主要是羨魚這首詩寫的確實好,把廬山特色完全寫出來了。”
“廬山本來就是我們藍星的十大名山之一,只是這幾年被五岳壓制了。”
“這波效果已經不弱于西湖了!”
“估計其他景區也要邀請羨魚老師了。”
“已經開始邀請了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