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節課都會有休息時間作為間隔。
休息時間。
林淵喝了半瓶水。
別看他表面應付的游刃有余。
其實帶孩子是真的很累,需要不停的和孩子們交流。
兩節課下來林淵都有些口干舌燥了。
這還是在孩子們已經逐漸愿意聽話的情況下。
如果不是林淵用兩節課讓孩子們對這個新老師產生了好感,恐怕這活兒還得更累。
而休息,只有十分鐘。
孩子們好像有著無窮的精力。
明明戶外運動已經讓馬小跳等孩子累的夠嗆,結果第三節課剛開始,大家又生龍活虎起來!
值得一提的是……
情況已經和前兩節課完全不同。
前兩節課。
林淵需要耗費無數口舌,甚至要借助馬小跳等學生的影響力,才能把紀律給組織起來。
而此時的第三節課。
上課鈴才剛響,大家便規規矩矩的在位置上坐好,一臉的乖巧,只是看向林淵的眼神,充滿了莫名的期待感!
這個新老師太有趣了!
大家跟著他學到了小金魚的畫法,學到了新的歌曲,還學會了一個新的游戲!
這讓大家感受到了無窮的樂趣!
這就是大家第三節課都變老實的原因。
因為大家都很期待第三節課,連平時難得的課間時間都不稀罕,就盼著新課堂趕緊開始。
甚至。
就連最愛調皮搗蛋的馬小跳,此刻也一臉的乖巧,只是嘴巴仍然閑不住:
“羨魚老師,這節課我們玩什么?”
“你們想玩什么?”
林淵當然知道這是一節音樂課,不過他現在已經掌握了一定的教學技巧,那就是順著孩子們的話題來進行引導。
學生們想了想,竟然異口同聲:“畫畫!”
林淵點點頭:“好,我畫一只動物,你們猜猜這是什么動物。”
說話間。
林淵在黑板上畫了卡通版兩只老虎。
“老虎!”
小朋友們紛紛回答。
林淵繼續問:“那你們知道這兩只老虎和普通的老虎,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嘛?”
不一樣的地方?
孩子們紛紛觀察起來。
馬小跳興奮的喊:“左邊這只老虎沒有耳朵!”
馬小跳旁邊的小女孩被提醒了:“右邊的老虎沒有尾巴!”
“觀察的很仔細嘛。”
林淵夸獎,然后話鋒一轉道:“要不老師用這兩只老虎編首歌吧,歌名就叫《兩只老虎》。”
“還能編歌?”
孩子們興趣來了:“老師快編!”
林淵作思考狀,幾秒鐘后聲音飽滿吐字清晰的唱了出來:
“兩只老虎兩只老虎跑得快,一只沒有耳朵一只沒有尾巴真奇怪,真奇怪!”
還是兒歌。
還是幾句詞。
孩子們看著畫聽著歌,一下子就學會了!
“老師好厲害!”
“你們也很厲害,因為我聽到有人已經會唱了,小青你來唱給大家聽聽!”
小青是某個孩子的名字。
林淵上了兩節課,記住了不少名字。
小青聞言,高興的起立,直接唱了出來。
其他小孩子不服氣,跟著唱,結果就演變成了班級的大合唱。
“好玩嗎?”
“好玩!”
“那我給大家來一首更好玩的?”
“好!”
這音樂課新鮮!
林淵用歡快的聲音唱著:“我有一只小毛驢我從來也不騎,有一天我心血來潮騎著去趕集,我手里拿著小皮鞭我心里正得意,不知怎么嘩啦啦啦我摔了一身泥……”
唱到最后一句,林淵故意讓聲音變得搞怪。
“哈哈哈哈!”
孩子們頓時樂壞了。
馬小跳恨不得當場表演一個,擠眉弄眼道:“羨魚老師摔了個屁股蹲兒!”
林淵瞪他:“你會唱嘛你就笑?”
馬小跳就受不了激:“我當然會唱,多簡單啊,我有一只小毛驢我從來也不騎……”
是真會唱。
而且是第二次的班級大合唱,大家都站起來唱。
師者光環用來教兒歌是真靈啊,這種幾句詞兒的兒歌,大家基本上一聽就會。
結果。
有個孩子還特意抽了另一個孩子的座椅,導致那孩子坐下的時候差點摔倒。
兩人直接吵起來了,推推搡搡。
林淵故意板著臉道:“你們倆是同學,還是同桌,更是好朋友,朋友間就要相互友愛,王涵你不能欺負自己的同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