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那兩首,算是夜曲系列的一和二?”
“難怪這首《夜曲》后面標了個三。”
“不知道這首《夜曲》,比之同系列的那兩首如何。”
……
同樣。
各洲曲爹也都知道《夜曲》。
羨魚那兩首《夜曲》在藍星樂壇的評價可不低。
如今羨魚再寫《夜曲》,頓時讓各洲曲爹們心神震動。
就連阿比蓋爾都忍不住微微變色。
夜曲!
這是羨魚創作的新體裁鋼琴曲。
之前兩首的首次發布,是在秦洲的金色大廳,當時阿比蓋爾也在場,印象無比深刻!
如果這首《夜曲》也有前兩首的質量……
不可能!
這才第一輪!
阿比蓋爾的目光瞬間變得尖銳起來。
這時。
舞臺上的演奏開始了。
顧夕的手指掠過黑白琴鍵。
淡淡的音符流淌出來。
典型的稍快板,開頭充滿了優雅之感。
漸漸的。
旋律變得苦澀。
附點和休止符以及旋律線的半音相互交織環繞。
仿佛欲言又止。
仿佛欲說還休。
情緒被拉扯的有些躊躇不定。
黑白琴鍵上下跳躍,莫名中散發出淡淡的羞澀感,小家碧玉式的闡述和表達。
漸漸的。
顧夕指尖的力度提高,情緒開始升高,那種小家碧玉的感覺逐漸被掙脫。
激動!
強勁!
悲傷和憤慨都融入其中,卻又在偶爾間突然一弱,讓情感逐漸飄忽不定起來!
……
阿比蓋爾的臉色徹底變了!
不僅僅阿比蓋爾。
所有曲爹的臉色都變了!
都是玩了一輩子音樂創作的。
各洲核心教練組人人都是“知音”!
這些人又如何聽不出這首曲子所代表的意義?
“我不理解!”
“這樣的曲子怎么放第一輪!?”
“這種級別的作品,都可以打決賽了!”
“羨魚瘋了?”
“這首曲子放在這簡直浪費!”
“比之羨魚的前兩首夜曲系列,幾乎沒有遜色多少!”
“難道是羨魚偏愛這個顧夕?”
“否則很難解釋他為什么要把這么好的曲子給顧夕打第一輪。”
……
現場。
觀眾當然沒有曲爹那么大的反應。
夜曲系列是古典鋼琴,欣賞門檻要比現代鋼琴曲高。
不過觀眾可以感受到那種情緒,優美的音符仿佛可以讓人心隨之而動,大家無法說出這首曲子具體好在哪,但終究是全身心的享受著這一刻的優雅。
倒是評委們聽的格外入神。
鋼琴組安排了足足十個評委。
這十個評委全都是鋼琴界的大家,每個人都能聽出《夜曲》的精妙。
此時評委們的一雙雙眼睛已經開始發亮。
這是見獵心喜。
舞臺上。
旋律在和弦處終止。
顧夕在完成首部最高音升f調后,為全曲畫上華麗的句號。
兩手各自上揚。
頓時。
掌聲如潮!
顧夕的身體在掌聲中微微前傾,嘴角露出笑容。
為什么自己能入選出戰名單?
因為自己曾經演奏過羨魚的前兩首《夜曲》。
就這一體裁來說,鋼琴演奏選手中沒有人比自己更加擅長了。
羨魚老師。
你可以永遠相信顧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