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林淵要寫的是原著。
電影根據改編,核心的東西不變,差異沒有《流浪地球》版和電影版那么大。
劇情講述:
突如其來的風暴讓一艘載人飛船被迫放棄了上級任務。
撤離過程中,沃特尼遭遇意外,被孤身一人丟在了火星這片寸草不生的紅色荒漠中。
隊友都以為他死了。
而沃特尼剩余的補給遠不夠撐到救援可能抵達的那一天。
當然。
沃特尼也不準備坐以待斃。
憑借著他的植物學家和機械工程師背景,他決定跟火星來一場極富想象力的生存較量!
換個說法。
大家可以理解成火星版魯濱遜漂流記。
這本書講述了一個知識面非常豐富的宇航員,如何依靠苛刻的條件,在火星上艱難求生的故事。
噱頭很足。
林淵本人對這個故事也蠻喜歡的:“劇情人物塑造,以及科幻元素恰如其分的兼顧,這部還挺符合要求的,雖然是一部典型的硬科幻作品,但劇情絕對不會讓人覺得枯燥,主角的個性更是得到了充分的發揮,畢竟主角在火星上演的是一出獨角戲,如果主角的個性無法做到鮮明,那就失去了很多趣味性。”
林淵越想越覺得合適。
這不是一部異想天開的作品。
很多人看完這個故事后的第一反應是:
跟真的一樣!
甚至有人去網上搜,這個故事是否存在原型,可見這個故事在情節上的說服力。
科幻最難的就是說服讀者:
你如何讓人相信你提出的科學幻想是具備可行性的方案?
這是每個科幻作家執筆前必須考慮的問題。
而《火星救援》作者安迪威爾的個人經歷也很傳奇:
此人在零九年陸續將他的《火星救援》貼在自己的個人網站上,供人免費
讀者看完不高興了:
這是我不花錢能看的東西嗎?
于是在眾多讀者們的強烈要求下,安迪威爾在亞馬遜平臺上發布了這部作品。
付費閱讀!
結果讓人目瞪口呆的事情發生了:
愿意在網上花錢買他這本閱讀的讀者,比原來免費閱讀的讀者更多!
這部大紅大紫!
后來蘭登書屋以六位數買下的版權,僅僅四天后,安迪威爾又接到了來自二十世紀福克斯電影公司的橄欖枝。
電影版權被看上了。
其拍攝的電影就是我們剛剛提到的,馬克呆萌,啊不,是馬克達蒙出演男一號的科幻作品了。
……
確定了想法。
林淵再次利用起楚狂的賬號發布動態:
“在沙塵暴中幸存下來的馬克同學成為火星上唯一幸存的人類,或許四年后才會有藍星派出的救援隊伍抵達,而此時馬克所剩的食物,僅僅夠他存貨一個月左右,大家覺得他應該如何生存下去?”
典型的預熱活動。
直接在博客上給出創意。
林淵并不擔心這個創意被人拿走。
沒有人可以比林淵更快完成這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