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也是西游系列的人物。”
“誰?”
“哪吒!”
……
再一個部門。
林淵開口:
“有什么難處嗎?”
“投資不夠,我來負責。”
“我要你們保證速度和質量。”
“是的,這是我好朋友影子的作品,我不能讓好友失望。”
“小孩子恐怕對足球沒興趣吧。”
“放心。”
“女孩子不好說。”
“至少男孩子應該會很喜歡。”
……
又一個部門。
“確定嗎?”
“鯉魚當主角?”
“海洋作為故事背景?”
“那畫面得精美一些才行了。”
“明白了。”
就這樣層層安排。
林淵一個個部門找上去,讓不同團隊,負責不同的動畫作品。
……
與此同時。
行業內的諸多動畫公司,以及涉及動畫產業的娛樂公司都在忙活。
“搞搞搞。”
“別不舍得錢!”
“能上少兒頻道多少錢都能賺回來!”
“公司就靠這個起飛了。”
“擊敗五大!”
“動畫電影搞不過他們,動畫片咱不慫!”
“名額不少。”
“咱起碼能混到手一個!”
……
只要有故事,少兒動畫的制作速度很快。
尤其在藍星,那些有錢的公司很舍得砸錢。
五大更是如法炮制出多部作品。
這不像是動畫電影,需要特別高的特效技術含量。
事實上。
很多動畫片的制作,都是非常簡單的。
低齡向追求簡單。
至少對于孩子來說:
就算你把動畫的特效拉滿,也不如形象簡單的喜洋洋有魅力。
而在各洲各大公司當加緊制作中。
網友們正期盼著新的消息:
“第一批動畫會選擇哪些人的作品啊?”
“五大娛樂公司也參加了嗎?”
“你沒看新聞嗎,記者采訪了很多公司,現在各大公司都在加緊準備呢。”
“對了。”
“我還聽說了一個消息。”
“影子的《哆啦A夢》被選上后,他又在制作新動畫。”
“啊?”
“難道他打算一個人占兩個名額?”
“不可能的,動畫畢竟不是漫畫。”
“是的。”
“如果是少年漫的作品征集,那影子絕對亂殺。”
網絡上。
各種小道消息。
而林淵已經忙的團團轉。
每天都要處理不同動畫在制作過程中遭遇的難題。
這就是貪心的代價。
事實上林淵自己也不知道,這些動畫片,文藝協會最終將看上幾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