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當家的我們走吧,這唐氏看著要敗了,我們留在這兒也沒有意義。”高瘦的吳光嘆道:“這次出來說什么也得為涪陵山帶些靈食獸肉回去,不然真是無臉面對族中老小。”
是他提議的讓眾人一起來遣云峰,卻不想碰到這樣的事,吳光心中自責,覺得愧對幾人,倒是中年書生模樣的劉書同看得很開,安慰道:“世事無常,老吳你不用放在心上,只是眼下唐氏忽逢大難,我們這樣直接走了...不太好吧。”
入冬前四家便已將儲備的糧食幾乎耗盡,當時為了一點魚獲幾族便能打生打死,是駕著冰舟的唐左出面調停,并將涪陵山上的強人誅殺驅趕,他們才有了棲身之所和過冬之糧,可以說唐氏對幾族是有大恩的。
只是當時唐左是那樣強勢的時候,所以這份恩情他們下意識選擇忘記,那感覺就像是,反正你都那么強了,有那么多糧食了,只是恰逢其會罷了,你一定是有目的的。
每個人都是帶著不小的防備心來到遣云峰的,可現在看到唐氏族地被破,那份已經遺忘的感謝之情再次涌上心頭,就這樣棄他們而去,就像是恩將仇報,滿腔書生意氣的劉書同實在難下決心。
“劉家主你不要意氣用事!”
聽出中年書生的猶豫,精壯的周順眼睛一瞪,連忙反駁道:“唐家與我們有恩沒錯,但我們現在不是恩將仇報,而是保全自己。你看看議事廳中近三百兇境強者,如果唐左是想止戰談和,我們當然愿意為其壓陣,但他還要強裝鎮定語焉不詳的商議大師,分明是存了算計我們的心思,想把我們拉下戰場。”
“老周說的沒錯。”壯漢李黃玄沉默了半響,終于開口:“西陵是龍州戰場的中心,我們多留一日便多一分暴露的風險,若是被彌氏發現,便是不想打也得打了,還是盡快離開這個是非之地。我聽說西陵東面的赤霞山是一片中立之地,而且從未有過餓死百姓的事兒,不如我們去那邊看看,能否跟那些中立世家購些糧草,先解決家族燃眉之急。”
“我同意李當家的看法。”精壯的周順聽完李黃玄的話,連忙同意并將目光投向吳光。
原本便心中有愧的吳光一聽到還有尋糧的辦法,連忙附議道:“我也覺的這樣不錯。”
涪陵山四家只剩劉書同沒有表態,李黃玄嘆了口氣,上前拍了拍中年書生的肩膀道:“劉家主,我知道你想報答唐氏的恩情,只是眼下我們最應該照顧的便是涪陵山的族人。李某答應你,只要找到糧食安置好了族人,便陪你回來遣云峰,看看如何報答唐氏。”
有恩報恩、有仇報仇,武者的世界簡單而復雜,作為家主不能僅憑一己的好惡做決定。
李黃玄縱橫扶靈城二十余年,一直來沒有欠過任何人情,按他以往的脾氣,面對唐氏如此大的恩惠,他一定會留在遣云峰看看有沒有機會報答。
可是他除了武者的身份外更是扶靈李氏的家主,他不光為了自己活著,更得為了家族老小奔忙。